京剧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形成后,虽在群众中影响日深,但仍面临重重困难。 在清道光、咸丰年间(1840年至1860年),已经衰微的昆曲,仍有相当影响。一些高门贵弟,以至宫廷,每有堂会,只选昆曲,不挑皮黄。也就是新兴的北京皮黄戏得不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承认。一些守旧势力不时
时间:2023-12-26  |  阅读:11
京剧早期武戏处于次要地位,武戏艺术也不十分完美,因此演员也很少留名,仅知全钰班有“双儿”,张二奎班中有任七等。京剧武生艺术的发展是其后的同治、光绪时期。 在京剧形成前,旦角在各种地方戏中多占主角地位。如秦腔的魏长生、徽班的高朗亭都是唱旦角的。京剧形成初期,
时间:2023-12-26  |  阅读:14
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属徽戏、汉调的演员,在皮黄艺术上有革新发展,而对形成早期京剧有贡献者,可称是开基创业的第一代京剧演员。除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外,与他们先后同时的,在老生方面,还有王九龄、薛印轩、卢胜奎等。 王九龄是安徽人,道光末年搭余三胜主持的春
时间:2023-12-26  |  阅读:12
编注:由于缺少第33期报纸,所以该文的(上)部分暂缺,侯将来找到该报纸后另补 张二奎,名士元,河北衡水人。业余嗜爱京戏,有一条洪亮激越的好嗓子,遂为专业演员。成名比三胜略晚,但早于长庚。一八四五年任四喜班主演和领班人。演唱特点是“行腔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
时间:2023-12-26  |  阅读:7
辛亥革命前后,舞台上流行《新茶花》一剧,很受当时观众欢迎。一般认为,《新茶花》是根据法国小仲马《茶花女》改编的时事新剧,最早是文明戏,其实不然。此剧并不是早期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的《茶花女》,也不是林琴南译写的《茶花女遗事》和后来齐放写的《茶花女》剧本,它最
时间:2023-12-26  |  阅读:7
编注:由于缺少第33期报纸,所以该文的(上)部分暂缺,侯将来找到该报纸后另补 余三胜比程长庚年长,成名也早于程。他是湖北罗田人,为名旦余紫云之父、名须生余叔岩之祖父。原为汉调老生,道光中期来京搭徽班。 余三胜将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相融合,吸收昆、梆的优长,创造
时间:2023-12-26  |  阅读:6
在中日两国漫长的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学者对我国古典戏曲的介绍和研究,堪称一朵散发着异香的奇葩。其中,《西厢记》的介绍和研究,尤为引人注目。 早在日本江户时代延享元年(1744年)刊行的日本人留守友信所着《俗语释》一书中,就已引用了《西厢记》中的有关注释。天明四年(1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戏曲中的寇准,是一个为广大观众喜爱的形象。寇准常常保护杨家、呼延家等等忠臣良将。戏曲中的寇准是个文臣,他给人的印象是只会出计谋,不懂统兵打仗。在京剧《穆桂英大破洪州》里,当寇准与八贤王到杨府请兵,寇准用激将法激穆桂英出征时,浑天侯还说了几句寇准不懂统兵打仗
时间:2023-12-26  |  阅读:7
过去常用“文武昆乱不挡”这句话,来赞誉一个京剧演员的多才多艺。“文武”好解;什么是“昆乱”? “昆”是昆曲,“乱”指“乱弹”,即清中叶以后,除昆曲外,各种地方戏曲的概称,这里主要指的是从徽戏、汉调演变而来的北京皮黄戏,也就是早期的京剧。 既然是京剧演员,为什
时间:2023-12-26  |  阅读:6
“徽、汉合流”指的是十九世纪中叶,徽戏、汉调艺人在北京各徽班内同台演出。在清道光8年至12年(1828——1831)成书的《燕台鸿爪录》载:“京师尚楚调(按:即汉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以善为新声称于时”。又据道光25年(1845年)刊本《都门纪略词场门》载:王洪贵为和
时间:2023-12-26  |  阅读:6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7837秒, 内存占用1.69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