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余、张---京剧第一代演员(中) -说戏谈史-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编注:由于缺少第33期报纸,所以该文的(上)部分暂缺,侯将来找到该报纸后另补 余三胜比程长庚年长,成名也早于程。他是湖北罗田人,为名旦余紫云之父、名须生余叔岩之祖父。原为汉调老生,道光中期来京搭徽班。 余三胜将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相融合,吸收昆、梆的优长,创造

编注:由于缺少第33期报纸,所以该文的(上)部分暂缺,侯将来找到该报纸后另补

余三胜比程长庚年长,成名也早于程。他是湖北罗田人,为名旦余紫云之父、名须生余叔岩之祖父。原为汉调老生,道光中期来京搭徽班。

余三胜将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相融合,吸收昆、梆的优长,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余进京前,北京流行的徽戏二黄腔虽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但那时的二黄腔,还较为简单,经余的创制,才得到了丰富发展。当时有三胜擅唱“花腔”云说。如《碰碑》《牧羊卷》《乌盆记》中旋律丰富的反二黄唱腔,都创自余氏。在念白上,他将汉调的语音(所谓“湖广音”)与北京的语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富有京剧风格的语言声调。

他在表演上很见工力。传说,一次程、余、张合演《取成都》,长庚饰刘璋,二奎演刘备,三胜扮马超。马超为一般配角。演前,人们都担心他在演出中无从发挥。余登场演至刘璋诘问马超何以降备的一段戏时,先把刘璋的昏庸无能加以痛斥,又将刘备的仁厚大义申说一番。话白铿锵,神态栩然,为全场叹服。相传他与旦角胡喜禄演《四郎探母》,余已登台,闻知胡误场,在[西皮慢板]中临时加唱数十句“我好比……”,至喜禄到来扮好戏方止。事后有人问余,若胡不到怎么办?余说,唱完还可加话白,总能终场的。

三胜的嗓音宽厚、圆润,柔中见刚,富有韵味,唱工与长庚有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唱念上多汉调特色,故有“汉派”之称。常演剧目有《捉放曹》《定军山》《琼林宴》《当锏卖马》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611.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45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19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