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在日本 -说戏谈史-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在中日两国漫长的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学者对我国古典戏曲的介绍和研究,堪称一朵散发着异香的奇葩。其中,《西厢记》的介绍和研究,尤为引人注目。 早在日本江户时代延享元年(1744年)刊行的日本人留守友信所着《俗语释》一书中,就已引用了《西厢记》中的有关注释。天明四年(1

在中日两国漫长的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学者对我国古典戏曲的介绍和研究,堪称一朵散发着异香的奇葩。其中,《西厢记》的介绍和研究,尤为引人注目。

早在日本江户时代延享元年(1744年)刊行的日本人留守友信所着《俗语释》一书中,就已引用了《西厢记》中的有关注释。天明四年(1785年)刊行的《小说字汇》中也可见《西厢记》剧名。这是距今二百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此外,文化元年(1804年)以后独步日本文坛的著名中国俗文学研究家曲亭马琴也曾读过金圣叹本的《西厢记》。据传,一个托名“岚翠子”的日本人曾将《西厢记》译成日文,其译本今已不可得见。在日本首先介绍《西厢记》而记载较为明确的.是《北西厢记注释》的作者,日本僧人远山圭一。

据东京大学所藏《荷塘道人圭公传碑》记载,远山圭一“讳园陀,初名松陀,号一圭,又号荷塘道人”。“陆奥人”,自幼聪慧非凡。多才多艺。他曾向侨居日本的中国人学习“音学”、“梵呗”、“唐话”、“月琴”、“传奇词曲文学”,“皆究其精妙”。文政八年(1826年)三十一岁的远山圭一云游至东京.向当时学者朝川善庵、大洼行宫、宫泽云山等人学习“西厢、琵琶二记”,《北西厢记注释》应是这一时期的学习成果。可惜,只过了六年。天保二年(1832年)年仅三十七岁的远山圭一就因积劳成疾而辞世了。《北西厢记注释》之外,其著作尚有《月琴考》《胡言汉语考》《译解笑林广记》二卷等。对研究我国古代戏曲、音乐、语言、笑话多所贡献。

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日本长期沉寂的中国戏曲研究又趋活跃。《西厢记》一直是日本学者介绍和研究的重点。早期的中国戏曲研究家久保天随、日中从吾轩、宫原民平等纷纷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日本知识界和民众介绍这一古典名著。他们或对《西厢记》加以训释(冈岛献太郎,明治27年,即1895年),或课堂上讲授(日中从吾轩,明治31年,即1899年),或把它译成通俗易懂的日文(宫原民平,大正3年,即1916年)。久保天随先生则长期从事《西厢记》的专题研究,所著《西厢记的研究》就是在长期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力作(《支那戏曲研究》所收,昭和三年即1928年版)。

进入昭和时代(1926年)以后。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戏曲日趋繁盛,研究人才辈出,其范围也日见广泛、深入。著名学者田中谦二以及后起的传田章等人对《西厢记》版本的研究,即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二百多年来,《西厢记》在日本广泛流传,影响很大,它正象剧中的红娘,殷勤他传递着中日两国人民和学术界友好的信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610.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45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438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