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手集成的名剧《失空斩》 -剧评赏析-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失空斩》是脍炙人口的名剧,它是经多少人的心血浇灌而成,是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当初,它可不是这个样子。 四大徽班进京时,演出的剧目中就有《失空斩》,那时的剧本极为粗劣.多是大段说白,而且大部份是抄录《三国演义》的原文。演唱甚少,“城楼”一场,诸葛亮在城

《失空斩》是脍炙人口的名剧,它是经多少人的心血浇灌而成,是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当初,它可不是这个样子。

四大徽班进京时,演出的剧目中就有《失空斩》,那时的剧本极为粗劣.多是大段说白,而且大部份是抄录《三国演义》的原文。演唱甚少,“城楼”一场,诸葛亮在城楼上只唱四句“吹腔”。后来,三庆班“活孔明”卢胜奎对此剧进行了改编,侧重了演唱,丰富了情节,接近了现在的样子。

谭鑫培演此剧时,吸取了卢的演法,同时又向著名子梆子艺人郭宝臣(元元红)求教,结合自己的特长,对《失空斩》一剧进行了新的创造,突出表现在城楼的“我本是卧龙岗……”的[三跟]和“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二六]几段唱上,从此《失空斩》成了谭派名剧。但该剧并没有就此止步,当时的名老生刘鸿声以及后来的余叔岩、言菊朋、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名家都曾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对人物的不同理解,对这出戏有所创新,从而各具风格别有偏长。

六十年代初,马连良演出《失、空、斩》,不论在唱、念以及性格刻划等方面,他都有新的尝试。他还把从谭鑫培起一直沿袭下来的两句文理欠通的唱词进行了调整,也就是把“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和“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改成了“凭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和“东西战南北剿保定乾坤”。

《失、空、斩》熠熠发光,是众手集成,不断“拆洗”的结果。前辈人对它不断修改、不断丰富,后来者也不该就此停步。“一遍拆洗一遍新”,何况,这出名剧也确有可以提高的余地。例如,对司马懿、马谡内心世界的挖掘就有些简单化,脸谱化;对王平的处理就不如按照《三国志》重写:诸葛亮非但未责打反而将他提升;老将赵云的戏也应有所加强……希望我们的剧作者,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赋予新鲜血液,深刻挖掘它的历史意义,使京剧《失空斩》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赢得更多的观众。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121.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5秒, 内存占用330.7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