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解放时的戏曲艺人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旧时代的戏曲艺人,饱受重重剥削与压迫。1948年11月15日天津解放,他们在舞台上自由自在地施展才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广大戏曲艺人改变了社会地位,从旧社会“下九流”、“臭唱戏的”,一跃而成为革命文艺工作者、人类灵魂工程师。大家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当时我正在天津正风

旧时代的戏曲艺人,饱受重重剥削与压迫。1948年11月15日天津解放,他们在舞台上自由自在地施展才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广大戏曲艺人改变了社会地位,从旧社会“下九流”、“臭唱戏的”,一跃而成为革命文艺工作者、人类灵魂工程师。大家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当时我正在天津正风评剧社演出。剧社的年轻人个个生龙活虎,都穿一身灰干部服,戴八角帽,跟进城干部一样,别提有多神气……

记得当时正风评剧社曾演出过叫《新中国诞生了》的节目,由杨俊臣和董美菊分别扮成工人形象,手拿斧头、镰刀,在场上边舞边唱“好消息呀,好捷报,新中国诞呀么诞生了!”场上还有群众欢呼配合。节目最后是腰鼓队压大轴(腰鼓队不仅有演员也有乐队成员参加),腰鼓队员个个穿着漂亮的绿色腰鼓服,打着动听的腰鼓点,还有震天动地的大镲声,节奏由缓到急,逐渐变换鼓点,花样百出,气氛浓烈。记得有一次上街参加游行,由于加班熬夜练打腰鼓,大家累得筋疲力尽,有一位同志走到马路上倚着电线杆子睡着了。

上级为了提高演员的文化水平,办了业余文化学校,地点就在现在的和平区长春道。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遵守课堂纪律,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完成作业,而且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尤其是数学学起来很吃力,加减乘除还好一些,上到高级班,什么“大公约”、“小公倍”,有时倒腾不清,越算越糊涂。后来学校考虑到艺术团体演员的实际情况,就把数学课取消了,光上语文课、政治课和地理课。从小学二年级一直上到高中。业校老师水平都很高,尤其上语文课,分析课文时,老师着重剖析人物内心情感,讲得非常透彻生动,与我们的专业紧密结合,针对性很强。这种学习方法,有的放矢,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除了演出与学习,还参加反霸、民主改革和三五反运动,我们年轻人还参加了“打虎队”,经常到各剧场参加批斗大会,揭露恶霸和“老虎”的罪行。通过运动,清理了队伍,整顿了思想,我们提高了政治辨别力,分清了是非,坚定了革命立场,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067.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8秒, 内存占用330.7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