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艺名之原由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京剧大师程砚秋,原来的艺名为艳秋,是程先生做人从艺的引路人——南粤名士、康有为弟子罗瘿公先生所起。在罗师的指导下,程多向梅兰芳、王瑶卿问艺。王先生在京剧界是典型的因材施教的名师,可以说没有王先生的精心指导,就很难有“程腔”的出现。罗公还着力培养程先生的文化

京剧大师程砚秋,原来的艺名为艳秋,是程先生做人从艺的引路人——南粤名士、康有为弟子罗瘿公先生所起。在罗师的指导下,程多向梅兰芳、王瑶卿问艺。王先生在京剧界是典型的因材施教的名师,可以说没有王先生的精心指导,就很难有“程腔”的出现。罗公还着力培养程先生的文化知识,举凡文史书画,诗词歌赋,一一传授,并介绍程和名流学者有所交往,如康有为、樊樊山、陈叔通、徐悲鸿等,皆为程之师友。这和梅先生走的几乎是同一艺途,他们的艺术造诣所以能高于侪辈,和他们的文化素养极高,关系至大。

后来他又结识了李石曾,李石曾系民国元老,社会名流,他这一生有两件事颇可一提,一为1924年受冯玉祥之托,和鹿钟麟一起代表民国政府限溥仪两小时之内离开紫禁城,结束小朝廷。有趣的是,李石曾之父李鸿藻系同治、光绪两帝帝师,军机大臣,曾被清廷倚为柱石,而其子在政治道路上却反其父之道而行,莫怪在和小朝廷谈判此事时,当时内务府大臣绍英发出这样的感慨:“你不是故相李鸿藻的长公子吗,何忍如此”?李石曾的第二件事是在保护故宫财产时付出了一定的精力。溥仪出宫后,故宫有大量文物,为保护这些国宝,当时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有蔡元培、汪精卫、陈垣、罗振玉等十四人,而李石曾担任委员长。

李、程相识后,李对程表示,在艺人中,你的文化素养很高,既喜读文史,又极擅书画,书摹张猛龙,画学汤定之,而艳秋之名不如改为砚秋,艳砚二字其音不改,其意迥异,砚,石也,又极显文化底蕴。“你的书画作品若传于后世,以砚秋之名钤印,岂不更好!”程先生听罢,极表同意,乃于1930年左右更名为程砚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066.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7秒, 内存占用330.73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