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冬天,天津戏曲学校的年轻造反派在内查外调时,无意中从京剧老艺人口中得知,该校副校长、著名京胡演奏家杨宝忠早年有个绰号——羊八戒,询问来历和含意却没有人说得清楚。造反派的头头为了多给“牛鬼蛇神”凑材料,有枣没枣也要打三竿子。他们把杨宝忠叫到跟前,正颜厉色地问:“杨宝忠,什么是八戒?”杨宝忠被这突如其来的讯问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顺口答道:“八戒是出家人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造反派追问:“哪八条戒律?”杨宝忠答:“不杀生,不偷盗,不饮酒,不淫邪,不、不、不记得还有什么了。”造反派们好像从中侦破了什么秘密似的,阴阳怪气地说:“你背得够熟的,是不是参加过封建会道门儿?”杨宝忠赶紧否认:“过去戏班里的人哪有不懂八戒的?知道八戒未必就参加会道门儿呀!”造反派们哪容分说,上去就是一记耳光:“胡说,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人家怎么管你叫羊八戒?”听到这儿,杨宝忠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向造反派们“交待”了“羊八戒”的来历。
上世纪30年代末,杨宝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扮演《盗魂铃》里的猪八戒,唱完《击鼓骂曹》曹操的四句原板后,他对剧中的女妖说:“我给你们拉段‘夜深沉’,让我哥打鼓,你瞧好不好呀?”“女妖”问:“你哥是谁呀?”“猪八戒”说:“你连我哥都不知道吗?我叫猪八戒,我哥叫羊八戒呀!”当时在台上打鼓伴奏“夜深沉”的,正是杨宝森他哥杨宝忠,台下观众因此而哄堂大笑。事后,杨宝忠在京剧圈里落了个“羊八戒”的绰号。岂料,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居然成了造反派整人的材料。
造反派们听懂了故事的头尾,确信没有油水可榨,这才连推带搡地把杨宝忠赶了出去。
为了几十年前的一个绰号,艺术家平白无故地挨打受辱,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后生,恐怕难以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事确确实实发生在40多年前的“文革”期间。要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的生命都没有保障,挨打受辱还算个事么!悲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