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的沽上缘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迎来2010年,也迎来荀慧生大师110年的诞辰,荀派传人,将在京津沪三市做巡回演出,也是京剧界一大盛事。在京津沪三大市中,他渊源最深的还是天津。 荀慧生原名荀慧声,祖籍河北省东光县八里庄。荀家族人众多,但贫富不均,他家是穷户。荀家家族的祖坟树木被盗伐,族长怀疑是他

迎来2010年,也迎来荀慧生大师110年的诞辰,荀派传人,将在京津沪三市做巡回演出,也是京剧界一大盛事。在京津沪三大市中,他渊源最深的还是天津。

荀慧生原名荀慧声,祖籍河北省东光县八里庄。荀家族人众多,但贫富不均,他家是穷户。荀家家族的祖坟树木被盗伐,族长怀疑是他父亲盗伐的,面对无妄之灾,他父母带着他哥俩星夜出逃,逃到天津。在棚户区里靠打短工谋生,生活难以为继。当时天津以梆子戏为主,许多班主都在招收徒弟,他父母忍痛把他哥荀慧荣卖给班主学戏,代价是七十块银元。当时学戏又称打戏,不会就打,打得荀慧荣逃回家来。七十块大洋还不起,只好又将慧声卖给另一位梆子艺人,绰号“赖扒皮”的。他打戏打得更是有名,那年荀慧声刚刚六岁,从此离开父母,多年不见。他小小年纪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不能逃走,他爹娘再还不起七十块大洋了。

他八岁登台献艺,正值慈禧与光绪“双国丧”,禁止娱乐,所以他是从走野台子起步,先在天津郊区上演,便装上场,不敲锣鼓家伙点。沿着乡村走来走去,直到保定这才正式搭班,彩装上戏,以白牡丹艺名打响,“赖扒皮”又带着他进了北京城,更是红得发紫,有一拨文化人和大学生专门为他捧场,成立了“白社”,这些人给他讲艺术说道理,这就提高了他的修养,应该说这是他大开眼界的开始,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他这才清楚,戏曲还是对人生起一定作用的;这才明白,戏词的每一句都是有含义的。他开始识字。

使荀慧声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却被行家里手斥为出格的,是他接受了时代的洗礼。当时在北京戏剧舞台上还活跃着一支演文明戏的春阳社。社长王钟声最苦恼的是当时还不准许男女同台,所有的女角都是男扮女,可是要演小姑娘却找不出合适的人。有人建议看看唱梆子的白牡丹吧。王钟声只看了一场戏就看中这位小演员,以每场一块现大洋的代价,把白牡丹请进了春阳社。扮演《黑奴恨》中的小女奴露西,要体会人物的处境和心态,要从人物的性格出发,要点燃起自己的感情,慧声虽然是为给他师傅挣钱而去,结果却是学习而归,使他终生受益。他出师之后,从梆子班跳到京剧班,大改行了,许多技艺扔下了,但演小女奴的经验却没扔下,一直强调从性格出发,从内心感受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于是在京剧表演中有了极大的突破。京剧的行当是固定化程式化的,他本行是花旦,以演喜剧为主,但他却又以不似青衣的青衣演出了许多悲剧。《鱼藻宫》就是一例。我还记得年少时看这出戏,许多女观众当场落泪的情况。在京剧表演程式化一般化当中,他在手势、步伐与眼神中都别具一格,加进了许多生活化的动作。当年有人评他“出格”,现在应该说他是创新。

他在艺术追求上是有境界的。花旦行当中的潘金莲、潘巧云这类人物,他绝对不演;艺名白牡丹很响,后来绝对不用,就连荀慧声也改成荀慧生,以示艺术为人生之意。

我有幸有一次造访他的机会,这位在台上活泼浪漫的人物,台下却是老实巴交,仿佛还是被师傅打傻了的徒弟。说起话来,却是念念不忘两件事:一是王钟声的文明戏宣传革命思想,被赶出北京,稍后潜来天津,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就义。行刑时就是不跪,要顶天立地而亡;二是“满洲国”举行十年大庆,遍邀京剧名家前去演戏,他急忙躲到天津一位票友家中。这是给人家带来多大的风险?他深感天津人的实在、热情。其实,这位京剧大师留给我的印象恰恰也是实在、热情。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5913.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02秒, 内存占用336.22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