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两个人的名字放到一块儿,老观众会立刻想到《战宛城》。
在这个戏里,张绣战败投降,曹操进宛城后,便和张绣的婶母勾搭通奸,做出了种种丑恶表演,张绣被逼复反,设计杀死典韦,曹操狼狈逃窜,他子侄被杀。这个戏,对曹操丑化得不成样子了。
诚然,曹操娶张济妻(即张绣婶)的事,在《三国志·张绣传》上是有记载的。这正是其阶级本质的表现。然而,这种事在封建治统阶级中并不罕见。试想,封建社会的哪一个官僚不是三妻四妾?有的皇帝则更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了。所以,用娶张济妻的事丑化曹操,并不令人信服。在历史上,曹操恰恰是在处理和张绣关系这一问题上,表现了他政治家的博大胸怀。
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在建安二年跟随曹操去宛城征讨张绣时,的确被张绣杀死了,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挨了一箭,这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是有记载的。张绣在宛城“复反”曹操后,由于他自己力量单薄,感到无路可走,于是听从了谋士贾诩的劝告,又去投曹操。这时曹操正与袁绍交战。张绣来降,曹操并没有为自己曾挨过张绣的一箭而记仇,也没有为张绣曾杀死过自己心爱的儿子而耿耿于怀,而是很高兴,“执其手,与欢宴”,并拜他为“扬武将军”。为了消除隔阂,又为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做媳妇。
正是由于曹操对张绣很好,使张绣后来为他卖命效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对曹操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后人极为赞赏。南北朝时的丘迟在著名的《与陈伯之书》中说:“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则是把曹操和汉光武帝刘秀相提论,加以赞美了。
*剚(zì)刃:用刀刺进去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