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溪:替京剧作者们讲几句话 -杂谈随笔-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我是京剧演员,与京剧作者们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自己也爱编编写写,因此对剧作者的甘苦有所体会,用个“替”字来为京剧作者们讲几句话。 历史上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孔尚任、洪升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留下伟大的作品至今仍流传于舞台。当代剧作家田

我是京剧演员,与京剧作者们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自己也爱编编写写,因此对剧作者的甘苦有所体会,用个“替”字来为京剧作者们讲几句话。

历史上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孔尚任、洪升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留下伟大的作品至今仍流传于舞台。当代剧作家田汉、老舍、吴祖光、马少波、阿甲、范钧宏、翁偶虹等等,曾为京剧写了许多优秀剧本,作出不等的贡献。

但是就一般京剧作者而言,辛辛苦苦地写出一个剧本,质量差的当然提不上了,就是质量好的不把作者折腾得昏头转向,不把剧本拆个七零八落,要想稍加修改通过排演——没门!从道理上讲,作者为演员提供剧本犹如为炮兵供应炮弹一样,所以两者必须亲密合作。可是在讨论剧本时,作者成了“被告”,这不行,那不对,不是削肥补瘦而是抽筋换骨,保守者说“冒进”,激进者说“陈旧”。作者生怕自己辛勤劳动付于流水,多数委屈求全,否则把剧本“毙”了就更惨了。反正是为他人做嫁衣,想争取剧本可用就自己去折饼吧!

一个稍有质量的剧本,作者总有自己的构思。一般地说,主题、思想性、矛盾线、重点人物和场次、情节的安排、台词的雅俗、风格的求一以及艺术效果等等,作者都要反复思考,付出很大的劳动,不是一挥而就的。当然,百虑也有一失,虚心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帮助提高剧本质量是个好事。但是这件好事接二连三使作者视为畏途,我这个演员“作者”也一样头疼。关键在于:意见分歧,打乱构思。如果作者尊重演员的意见,演员也尊重作者的劳动,就成为真正的好事了!

在旧社会靠给某个戏班或某个角写戏挣钱的叫“写本子的”。花钱的要写本子的怎么写就怎么写,说白了就叫伺候花钱的。时代不同了,今天的作者和“写本子的”本质也不同了,在演员心目中作者是受尊重的;不过在合作时有些人的旧习残余又有所反映,这一点作为一个作者,实有难言之苦!

剧本上演了,演好了提到的是某某演员;而作者呢?往往就被遗忘了。如果剧本内容出了问题,文贵自负就是作者的事了。

此外,戏曲作者在社会上也不如其他文艺创作者受重视。但愿早日改变此状。

最后我个人提点希望:京剧作者们在写作过程中多听取演员们的意见,不要等完稿时再摊牌;我们当演员的在讨论剧本时多加油,少撒土。大家真正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演员是永远需要作者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267.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792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