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误场,固然不好;观众误场,也同样令人遗憾。
两遍铃响过,戏已开场,观众席里却还留有不少空格,如星罗棋布。一场,甚至几场戏过去了,还不断有姗姗来迟者从容入座。“劳驾”“借光”我过去一下”不绝于耳。先到者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难于安坐。眼前身影晃来晃去,耳旁放椅座声噼噼啪啪……。等到大局初定,差不多也该“幕间休息”了,这种现象,姑且名之为“填空”。
与“填空”首尾呼应的是“抽签”。戏未终场,即有人离座出走。又是一番“劳驾”“借光”人影幢幢,噼噼啪啪。
“填空”“抽签”,一则影响他人看戏,二则破坏了演员辛苦创造出的艺术气氛,实在不够道德。
说到这里,想起周总理看戏的两则故事:
一次是看人艺演出,总理迟到了几分钟,就等在走廊里,直到第一幕落幕才趁换景空隙入场。他说:“别影响同志们看戏。”
一次是看吴素秋的戏,中间有要事退场。散戏后,总理派人上台向演员们说明原因,表示歉意。这实在是我们的楷模。
记得“文革”前,戏票上都印着这样一条规定:“节目进行中请勿入场。”我想,这规定是恢复的时候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