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是京剧吗? -杂谈随笔-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这出戏是梅兰芳先生的杰作,唱的是“四平调”,伴奏的乐器是胡琴。它是京剧,这还有问题么? 中国的戏曲分作两大系。一类是曲牌体,如四川高腔,江西的弋阳腔。一类是板腔体,如梆子、京剧。曲牌体是长短句,板腔体字句整齐,七字句,十字句,《贵妃醉酒》是什么体? “海岛冰

这出戏是梅兰芳先生的杰作,唱的是“四平调”,伴奏的乐器是胡琴。它是京剧,这还有问题么?

中国的戏曲分作两大系。一类是曲牌体,如四川高腔,江西的弋阳腔。一类是板腔体,如梆子、京剧。曲牌体是长短句,板腔体字句整齐,七字句,十字句,《贵妃醉酒》是什么体?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转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是嫦娥离月宫,奴本嫦娥离月宫。”这是什么体?

“长空(啊)雁,雁儿飞,哎呀雁儿呀,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阴。这景色撩人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这是什么体?

“去也,去也,回宫去也。恼恨李三郎,竟自把奴撇,撇得奴挨长夜,只落得冷清清回宫去也。”这是什么体?

单看唱词,你会觉得这不是一个京剧的剧本,“皓月当空”“长空(啊)雁,雁儿飞,哎呀雁儿呀……!”这样的唱腔的处理,也是一般京剧所没有的。这是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

《醉酒》本不是京剧。许姬传、朱家溍在《梅兰芳的舞台艺术》里引溥西园、曹心泉说:“从前没见过京班演《醉酒》,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七月间,有一位演花旦的汉剧演员吴红喜,艺名叫‘月月红’到北京搭班演唱,第一天就唱《醉酒》。月月红把这出戏唱红了,大家才跟着演唱《醉酒》”。

月月红是汉剧演员,他到北京搭班,所搭的当是京班,所唱的当是汉剧,他不会一进京就改京剧。那么,《醉酒》本是汉剧?

“大家才跟着演唱”,这“大家”里就有路三宝、余玉琴、郭际云等人。路三宝等人看来没有把月月红的剧本和唱腔加以改变——至少,改变不大。路三宝唱的仍然是汉剧,梅先生这出戏是跟路三宝学的。虽然删汰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在艺术上有新的创造,但是路子还是路三宝的路子,梅先生是在京剧舞台上演了一出汉剧。

那么,《醉酒》是不是就是汉剧?也不是的。

这出戏的历史很长了。在没有京剧以前,甚至没有汉剧以前就有了。

据许姬传,朱家溍考查,清代的曲谱《太古传宗》里有一出《醉杨妃》,唱词和现在的《醉酒》几乎完全相同。《纳书楹曲谱》补遗里也有同样的《醉杨妃》,《纳书楹》成书在乾隆年间,距今二百余年;《太古传宗》编订在康熙年间,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

以上两书都是昆曲曲谱。两书把《醉杨妃》都标为“时剧”,所谓“时剧”,多是民间的无名作者的作品。标出来,以示与传奇的大家作品有别。在曲调上也更为自由而委婉。比如现在还常唱的《思凡》,原来也标为“时剧”。时剧与正统的昆曲都是长短句的曲牌体,和昆曲同属一系。演唱“时剧”的,都是昆班,乾隆年间常演《醉杨妃》的“保和部”,就是昆剧班子。到后来,“时剧”和昆剧的界限已经泯除。比如《思凡》,现在谁不说它是昆曲呢?

值得注意的是《醉杨妃》的唱词和今天的《贵妃醉酒》几乎完全一样。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贵妃醉酒》是一个活化石。它让我们看得到三百多年以前的“时剧”的某些痕迹。

《贵妃醉酒》是从曲牌体过渡到板腔体的过程中的一座桥梁,有人说板腔体源出于曲牌体,是有道理的。这就奇怪了:一个板腔体的剧种能够原封不动地演出曲牌体的剧本!

月月红、路三宝、梅兰芳他们都没有削足适履,没有删削原来的唱词以迁就汉剧、京剧的唱腔,而是变化唱腔以适应原来的唱词——也必然保留不少原来曲捭的唱腔。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贵妃醉酒》的唱词和唱腔比起今天的许多京剧还要新鲜、活泼得多。为了京剧形式的推陈出新,我主张可以允许有“返祖”现象,不妨向昆剧、向“时剧”取回一点东西。总有一天,我们会打破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藩篱,并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创造出一种新的民族歌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263.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5493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