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里不乏传神之笔,有的仅用几个字便勾划出人物的面目。
京剧《甘露寺》,孙权在寺外埋伏重兵,准备生擒刘备,但又怕母后发现而责怪,命大将贾化暂将人马撤后。而贾化早巳等得不耐烦,急于动手。在孙权的一句唱里,贾化插进三个语气字,真是画龙点睛:
孙权(唱):叫贾化——
贾化:啊!
孙权(接唱): 将人马——
贾化:嗻!
孙权(接唱):暂退一箭地l
贾化:咦?!
“啊”字的踌躇满志,“嗻”字的剑拔弩张,“咦”字的莫名其妙,何其谁确生动!情绪的变化,层次分明;舞台的气氛,也随之急转直下了。
贾化是丑角,但“丑”得这般传神,点出了他不识大体、只知诉诸武力的狭隘心理。其实,他的“啊、嗻、咦”不也有孙权的影子吗?从这位丑角身上,自可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而有的演员演贾化却不是从人物的内在逻辑出发,而是追求荒唐的噱头:他们让贾化挎上盒子枪、手摇弹,以求廉价的笑声,结果是扰了戏。二者相比,趣味之高下,不言自明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