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是个扬长弃短的行当。这话说得也许太绝对,其实不然。不信你问问任何到剧场去的观众,没有不希望看演员长处的。嗓子好,听唱;做工好,看表演。“人贵有自知之明”。演员在业务上的自知,就是知自己在舞台上的长处和短处,及怎样扬长弃短。
有些表演艺术家在扬长弃短上下了苦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例如程砚秋先生,作为男旦来说,身材高些,而他的舞台动作,独出心裁,尽量用“矮些”。就是普通青衣台步,迈出前腿,用直伸,支撑力量的后腿微弓。一个“哭头”身段,别人是一手半举过头、他则举手与腮平,因此程先生的身段,显得婀娜多姿,优美挺秀。同程先生条件相反,有位表演艺术家侯喜瑞。侯先生作为架子花脸,身材又嫌矮些,但侯先生舞台动作尽量采用“高些”。不必说“起坝”、“走边”这些成套动作程式,就连花脸普通“撕扎”亮象,别人是上手高抬到耳,而他却举手过头。他和比他身材高的演员同台并不显矮。
这两位表演艺术家把如何“扬长弃短”的经验总结为:程是:“头顶虚空,两肩放松,气沉丹田,两腿微弓”;侯是:“神长气长、腰长、缩小肚子,缩臀部肌肉。”程的经验口诀,细想起来和他整个身段,都连在一起。如第一句“头顶虚空”。头部向上顶,自然头正,项颈直。项颈直,腰脊骨则有力。他的“全凭腰转”就运用的灵活。侯的“神长”,也是带动全部身段的精萃之谈,长神不萎靡,岂不生气勃勃。演员在台上虎虎有生气,非气长不可,而神完气足地表演,观众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在他身上,看他的长,忘他的短。
两位艺术家不单是“弃短”,而且把艺术条件上的不利变有利,把“短”化为“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