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八日是我父亲梅兰芳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我以沉痛思念的心情,在这天演出了他亲自教授的全部《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我父亲和杨小楼先生根据明朝《千金记》传奇,并参考当时上演的《楚汉争》编演的。从1921年至1936年的十六年间,他们两人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地修改,成为一出有独特风格的梅派代表剧目,脍炙人口,剧名《霸王别姬》已成为典故,被政治家、军事家们经常引用。在这出戏里,我父亲以精湛卓绝的技艺,刻划了虞姬有胆有识,外柔内刚的典型性格。父亲的表演,总是以高度提炼和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夸张手法,通过手、眼、身、法、步诸种形体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看后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
我在幼年时就常看父亲演出,非常喜欢这出戏。在我很年轻的时候,父亲即教给我这出戏。他不仅手把手地、一招一式地教我舞剑,而且反复嘱咐我说:“这套剑舞是由武术中传统舞剑演变而来,每个姿态都有讲究,吸收到戏中来,就要为戏的主题思想和刻划人物服务。因此,你在舞剑时,万不可离开剧情去追求动作的敏捷和举止的潇洒飘逸,而要以优美、稳健、徐缓、深沉的剑舞,来表现虞姬与项羽诀别前的内心痛楚。”我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反复练习和体会,很快地学会了这出戏。
父亲十分钟爱我,但对我艺术上要求极严,总是反复告诫我说:“你先演我早年吃工夫的戏,多演《大保国》《二进宫》《玉堂春》《祭塔》等这些打基本功的戏,象《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戏,你可以先学,以后再演,因为有个年龄、理解、舞台实践等各方面的条件,有些不是你一下子都能体会深刻的,等你有一定的艺术造诣了再演这些戏效果就好了。”
1951年我随父亲到哈尔滨演出,原定由父亲演出《霸王别姬》,由于他突然患眼疾,但又不便更改剧目,于是决定我来演,这是我第一次成功地演出《霸王别姬》。父亲看后十分高兴地对我说:“演得还可以,顺利地演下来了,舞剑也按教的舞出来了。但对剧中人物的体会还不够深刻,还差得远,你现在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不断深化。我演戏时你要多看。”又再三嘱咐我说:“剑套要当作练功,经常练习,不要以为会了就搁下了。戏要边演边提高,我演这出戏可以说是演了多少年,改了多少年。艺无止境,你还要扎实地学和练。”此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经常上演此剧。
父亲健在时随时能聆听到他的指教,对父亲教诲的深刻意义并不能全部领会。在父亲逝世以后,每当我忆起他的话,我才逐渐懂得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珍贵。为了继承父志,更好继承和发扬梅派艺术,我决计恢复上演梅派代表剧目。近几年来我已经恢复上演了《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戏。今后我还将不断恢复上演梅派戏,以继承梅派艺术来悼念我敬爱的慈父!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