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德长存 -名家散忆-艺苑芳华-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在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20周年的日子里,李玉茹刚刚在上海演出了《奇双会》,又赶来北京参加纪念演出。她近来身体不好,医生也不同意她上台,但她说:“想起梅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纪念演出我怎么能不参加呢?” 1942年,梅先生蓄须明志,隐居上海。刚走出校门的李玉茹拜在梅先

曹禺和李玉茹

在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20周年的日子里,李玉茹刚刚在上海演出了《奇双会》,又赶来北京参加纪念演出。她近来身体不好,医生也不同意她上台,但她说:“想起梅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纪念演出我怎么能不参加呢?”

1942年,梅先生蓄须明志,隐居上海。刚走出校门的李玉茹拜在梅先生的门下,学的第一出戏就是《奇双会》。回忆起往事,李玉茹对记者说:“那时,我才19岁,什么都不懂,但梅先生非常耐心,‘哭监’中一个下场就给我说了十几遍,亲自示范,衬衫都被汗浸透了。他给我分析李桂枝的心情:新婚美满,突然发现父亲成了犯人,但自己又做不了主,一肚子话没地方去说。下场这几步要表现出这种心情,但又要美,别忘了她还是个新娘子呢。”

她加重语气说:“梅先生特别告诉我:桂枝走好这个小锣下场的步子,不仅为自己,也是为下面赵宠小锣上场铺垫好。你走不好,不带戏,赵宠的上场也就沉下去了。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留下悬念。”她激动地说:“梅先生的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是他使我懂得了演戏的道德。”

她深有感触地回忆着:“先生多次讲,不管是不是你的主戏,该卖一定卖足,该托一定为人家托好。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几十年来,我时刻记着先生这些话。”

她说:“梅先生一辈子团结人的海量,真是比不了。有时场面出了错,他决不象有的人那样,翻乐队一眼,暗示观众:我没错,是他们错了。不,先生不是这样。他总是想办法弥补上。下来还主动向鼓师道歉:是我事先没跽您交待清楚。这种态度,人家怎么能不服啊!”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纪念活动中,李玉茹把自己的节目放在最后一天,提出请南京来的沈小梅演首场。从这件事上,也可看出梅先生艺术道德对她的影响之深吧!

记者告辞时,李玉茹沉思地说:“今天纪念梅先生意义很大,我们要向他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我想继承梅先生的戏德,学习梅先生团结人的海量,是最重要的!”

(图为)戏剧家夫妇——曹禺和李玉茹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yanyuan/209376.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25秒, 内存占用331.25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