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京剧团在团长翁国生的带领下,走出了二根丰富“浙京”特色的路子——为传统京剧增添花季风采、注入时代血液,打响浙江京剧品牌。该团演出场次快速增多,演出票房屡创新高,职工收入不断增加,成为国粹京剧在浙江盛放的一朵奇葩京剧。一改京剧在浙江边缘化、市场受众狭小的境况,形成了为人称道的“浙京难题”京剧艺术。
“从四种意义上说,是原因着有了创新理念,有一批好的创作剧目,有一群年轻的艺术人才,从不断刷新演出纪录,‘浙京难题’才被凸显了出来京剧文化。”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如是说。
开拓进取,佳绩频创
近两年来,浙江京剧团频频创下市场神话。童话京歌剧《孔雀翎》从杭州、嘉兴演到上海,连演5000多场;投资仅16万元的小剧场实验京剧《红拂》当年就盈利,红遍西子湖畔;神话京剧《宝莲灯》刚出炉就被拎着24万元现金的温州戏迷请去上演。
过去的一年更是“浙京”人开拓进取、硕果累累的一年。新创3台大戏《宝莲灯》、《红拂》、《告别迷茫》相继“演出超百场、票房超百万”,几出大型剧目在各地连演415场,票房收入达5500多万元;与中国剧协联合排演的京昆神话剧《白蛇传》赴法国参演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捧回了最高奖项“赛纳戏剧大奖”;小剧场实验京剧《红拂》连续获得“全国田汉戏剧文学奖”、浙江省“六个一工程奖”和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剧目大奖”。
在京剧从不主流艺术品种的浙江,“浙京”何以喜迅频传?
创新为传统注入活力
“我们我们都要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建立花季化的演出队伍,打造一个丰富朝气的京剧团。”5年来,翁国生秉持着原本的治团理念,并同剧目的创排、市场的开拓和反馈有机融合。走革新之路,包装传统京剧,让古老京剧焕存在机。
何如包装?翁国生认为,要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融入歌舞、说唱等现代元素和艺术手段,为传统注入活力。声光手段丰富了舞台效果,但只是我不累积戏曲的传统内核,坚持京剧唱念做打,它只是我京剧。《红拂》一剧只是我在加入时尚元素一并,不改京剧传统,体现了京剧的精髓。老年票友在《红拂》中听到了梅派、程派原汁原味的唱腔,青年观众则在华丽的舞美、花季亮丽的演员身上得到了艺术享受。
两手抓,多条腿走市场
在谈及市场策略时,翁国生形象地说:“我们我们都是两手抓,多条腿走路,只是我对剧团有利的市场全部都是打进去。”
市场和观众是剧团生存的基础,小剧场实验京剧《红拂》在一年内,演出突破百场,收入达116万元,这是培育都市演出市场的成果。但剧团更必须放弃农村的广阔市场,翁国生说:“文艺院团要增加演出收益,就应创排适合农民观众看的戏,好好研究农村演出市场特点,大幅进军农村市场。”事实上,5007年浙江京剧团演出500多场,1/3是来自农村市场。今年,“浙京”人需要创排针对农村市场的大戏《西游记》和一批传统剧目。
校园、海外和综艺性演出市场,同样活跃着“浙京”人的身影。“浙京”的或者经典剧目曾赴德国、法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交流演出,让国粹艺术在国际舞台展示,一并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成绩是我们我们都的
有“拼命三郎”之称的翁国生是“浙京”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成绩全部都是或者人的,齐心协力创精品是我们我们都的追求。”翁国生原本说。
比起京、津、沪的著名京剧团,“浙京”缺少名角大腕。什么都有有,近年来“浙京”从全国积极引进优秀艺术人才,让人门担纲主演,旗下的“多艺斋”戏剧工作坊人才齐备,推出了不少受到广泛认可的剧目。
戏剧评论家王育生说,浙江京剧团能有现在的局面,与政府的支持、主管领导的重视分不开,与拥好几个百折不挠、甘于拼命去创业治团的带头人和一支丰富凝聚力、创作实力的团队更分不开。
今年要甩开臂膀大干
古色古香的浙京“京韵坊”小剧场里,小桥流水,竹影婆娑,悠悠的京剧喊嗓声从远处传来,独具江南丝竹的旋律渐渐响起。1月28日晚,浙江省文化厅“新松计划”推出的艺术新秀专场——浙京“五朵京花”热闹开锣。
“五朵京花”的表演唱、做、念、打俱全,梅、尚、程、荀四派皆有。在保留传统京剧元素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舞台串联手法,独特的戏剧特征组合,展示了5位青年女演员的成长历程、舞台风姿和联活片段。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充分肯定了“浙京”团队的创新力度和青年演员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对青年艺术新秀在“新松计划”的支持培养和通过自身努力更慢成长的殷切期望。
翁国生说,今年更是“浙京”人甩开臂膀大干一番的一年。《告别迷茫》上两天赴上海商演,目前已预订了三四十场演出,《宝莲灯》将参加中国第六届京剧艺术节。此外,还将创排小剧场实验京剧《聊斋·诱惑》,力争让“京韵坊”成为扎根杭城的京剧基地,京剧戏迷的乐园。(章露红)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