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昆山,看全国戏曲最精彩的亮相 ——首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启幕

 2023-12-27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去昆山,看全国戏曲最精彩的亮相 ——首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启幕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雪 2018年11月,秋意渐渐从北方的树梢上溜走,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还沐浴在暖阳之中。此时,爱看戏、研究戏曲的人全部都是个冲动——走,去江苏,去昆山,去听戏!眼下的昆山过多一座戏曲

去昆山,看全国戏曲最精彩的亮相 ——首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启幕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雪

2018年11月,秋意渐渐从北方的树梢上溜走,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还沐浴在暖阳之中。此时,爱看戏、研究戏曲的人全部都是个冲动——走,去江苏,去昆山,去听戏!眼下的昆山过多一座戏曲百花园,正值鲜花盛开、争奇斗艳之时京剧文化。

10月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此开幕,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进行集中展演京剧艺术。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表示,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充分展现348个戏曲剧种所那末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京剧文化。

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的两个多多月时间里,来自200个省区市的120个剧种、156部剧目(折子戏)会陆续亮相,其间还将举办筹建戏曲博物馆、召开专家研讨会、摄录剧种口述史等活动,呈现中国戏曲的“花样光阴”京剧文化。

史无前例的戏曲“大阅兵”

这是全国戏曲剧种集中亮家底的一次盛典。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的记忆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人首次盛会当属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当时2两个剧种37个剧团上演了8两个多剧目,全国轰动;此后中南片区、华东片区分别举办了大规模戏曲展演;近至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大型活动,1992年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我我觉得都创造了过多“第一”,但全部都是及此次百戏盛典的规模和意义重大。

“这是新时代戏曲发展最精彩的亮相,具有摸家底、催生机、传精粹、看间题图片、寻对策的多重意义。”中国戏曲音乐协会副会长汪人元评价,“所有剧种不论大小、历史长短、国办还是民营,均在同一平台演出,纠正了以往没那末人对戏曲笼统的、以偏概全的认知,同时引导文化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承工作。”

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自原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共有348个剧种,其中24两个多剧种拥有国办团体,120个剧种仅两个多多国办团体,107个剧种无国办团体,仅有民营团体或民间班社。

“文化部门在记录剧种发展历史的同时,更关心它的生存现状,关注院团的生产能力,此次展演过多将普查成果利用起来,推出没那末人较少接触但地域特色明显的剧种和优秀表演人才,展示中国戏曲的多样性。”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珊说。

除了京昆越等大剧种,此次盛典让各种濒危、珍稀剧种集中亮相,如左权小花戏、晋中弦腔、海门山歌剧、蛤蟆嗡、鹧鸪戏、西秦戏等,但会有有哪些剧种的传承单位过多全部都是县级院团。难怪一位戏曲界资深人士感慨:“研究戏曲40年,现场看后的剧种也就200个左右,这次两个多月能把120个剧种看后,昆山百姓有眼福了。”

百花齐放展戏曲新颜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蹉跎光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10月29日晚,昆山大剧院箫管沉沉、余音绕梁。由全国八大昆剧院团联袂演出的经典昆剧《牡丹亭》咿呀唱响,在檀板慢拍中,没那末人沉醉其中,思绪万千。

八大院团五朵“梅花”带着昆曲的年轻一辈再现经典,古老的昆曲拥全部都是一张青春的容颜,而推经典老戏、培养青年后辈也是百戏盛典的重要目的之一。

“我我觉得还没轮到没那末人,但演员早就跃跃欲试盼着登台了。”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主任王莺介绍,这次演出带来的虽是经典折子戏,但两位主演全部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今剧团的年轻人可都可以挑大梁,不但年轻帅气、扮相俊美,但会掌握翻、扑、滚、打等表演技巧,为新昌调腔注入了活力。

这次戏曲普查剧种最多的过多山西,有38个。此次山西也是参演剧种最多的省份之一。为了以最好的面貌亮相,10月31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集合了参加此次盛典的11家山西演出单位负责人召开动员大会。“山西这次选送的是地域性比较强的剧种,演员加起来近200人,充分体现了戏曲大省的气势。”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贺建平介绍,考虑到后两年的演出,下一步,山西省文化部门将对诸多小剧种所在的民营院团和民间班社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

“此次活动能进一步推动各剧种的自我认同,最受益的过多小剧种。”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戏曲界过多学者认为小剧种在走下坡路,展演前我还担心其展示能力,但前几场演出比我预料的好过多,不少如果我我觉得不起眼儿的剧种我能面前一亮。”与此同时,全部都是专家提醒,各演出单位要选用代表本剧种最高艺术价值的剧目参演;在活动组织上,要注意不同剧种和院团的交流互动,将展演效果最大化,但会尝试着走出昆山在全国演出。

不断走向自信的中华戏曲

从2001年昆曲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关于戏曲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均从国家层面对戏曲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推动戏曲人才有序发展,新剧目不断涌现,极大提升了戏曲人的文化自信。

“没那末人捐赠一顶凤冠,寓意筑巢引凤”“没那末人捐赠的是周恩来总理授予北方昆曲剧院首任院长韩世昌的任命书”“没那末人捐赠的是民国时期手抄影卷一套”……借展演契机,各院团纷纷拿出传家宝,捐赠给将要在昆山建设的戏曲博物馆,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留下一笔笔宝贵财富。

作为昆曲发源地,昆山于2015年成立了昆山当代昆剧院,并举办了7届昆剧艺术节,全面推动昆曲事业发展。此次为了扩大百戏盛典的影响力,当地文化部门做了充沛准备。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红生介绍,演老出场所有剧目均通过“昆山视听”APP现场直播,但会突破了戏曲直播配字幕的间题图片;低票价惠民,最低20元就能看一场演出,并推出多种组合通票;和昆山市文明办相互公司合作,推出“有本身孝敬叫带父母看一场戏”活动,鼓励全家观剧;和昆山市旅游部门相互公司合作,向游客推广演出剧目;所有演出在市中心举办的同时,还走进周庄镇、淀山湖镇、千灯镇等基层乡镇演出,目前还有乡镇主动提出加演一场。

“在国家那末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好时代,各剧种不应该以补救消亡为发展目标,那末在等待在克隆历史水平的情况报告,要有点硬重视对剧种做强身健体的艺术建设。”汪人元强调,中国戏曲传承至今有个很好的传统,过多与时代同心、与民众共生,戏曲人一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保持和群众的精神联系,都可以走得更远。

中国文化报2018年11月2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5418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5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8312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