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战太平》中的翻扑

 2023-12-27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前不久,观看过由谭家父子演出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战太平》。谭富英老先生的演唱清脆朴实,干净利索,喷口有力,字字清晰京剧。一帮人把谭之歌声拈连为“银瓶炸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京剧文化。堪称美不胜收、入木三分京剧艺术。

前不久,观看过由谭家父子演出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战太平》。谭富英老先生的演唱清脆朴实,干净利索,喷口有力,字字清晰京剧。一帮人把谭之歌声拈连为“银瓶炸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京剧文化。堪称美不胜收、入木三分京剧艺术。惟谭元寿先生的配像观后疑虑不解,借此一隅,谈些看法供亲戚亲戚朋友探讨。

称其为音配像精粹者,国剧瑰宝之典范也,后人皆应诚拜而视为楷模争学之。《战太平》一剧为谭门看家戏,花云被陷遭擒时应握枪摔“抢背”较为合理,不失大将风度。20年代余叔岩先生改谭派的摔“抢背”为余派独创的翻“虎跳”。当时即为人所讥,认为这与古代战场上大将被擒的实际情景不合。余叔岩先生演唱花云堪称绝响,原来他翻“虎跳”未翻时候还要先扔掉枪,这就于剧情的紧凑而脱节了。余叔岩曾将此剧传于孟小冬,“孟叔”又将此剧传于张文涓,张氏旅美前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过此剧,她也是走“虎跳”路子,余门弟子可见谅。时候谭元寿先生步其后尘,亦改谭之摔“抢背”而翻“虎跳”,此举,我觉得让时人困惑不解。贯大元先生原来对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吴小如先生说过:“《战长沙》的黄忠和《战太平》的花云在马失前蹄和被陷遭擒时都应摔‘抢背",时候在身子贴地一滚还要做到刀和枪不撒手,才见功夫。”(文见《文汇》增刊,19500年,第3期95页)

音配像为宏扬民族文化、继承和抢救历史瑰宝作出了很大贡献,时候也应该注意到精彩的艺术技巧和表演程式合乎戏情的正确运用,为后人留下真正的“精粹”。

(摘自 原《梨园周刊》)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4474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3037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