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周”近日在上海大剧院落幕。将近一周的时间内,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10家单位50余位优秀中青年昆曲演员献上了个人的拿手好戏京剧文化。
三剧团观众爆棚
9场演出中,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团三场演出时观众席几乎满座,受关注的程度明显超过许多几场演出京剧。除了天气及时间因素,有一一一有一个剧团长期在观众群中“有口皆碑”是主因京剧文化。此次参加展演,上昆追到了每年年末“五子登科”的全明星阵容,老生、花脸、小生、闺门旦、花旦、刀马旦等行当一应俱全;北昆带来的新创昆曲 《红楼梦·葬花》一折让你看得新鲜,而在《长生殿·闻铃》中饰演唐明皇的23岁小生张贝勒则因大小嗓转换像极了他的师父蔡正仁,因而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省昆一口气推出了六个闺门旦,其暗含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与龚隐雷,还有扮相秀美、眼神妩媚、唱做俱佳的青年演员罗雪晨与单雯,在六天演出众多的“杜丽娘”中格外惹人注目。
地方特色成亮点
中国戏曲历来有南北之分,而昆曲不仅有南曲、北曲之别,还经过不同地域的熏陶滋养展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如北昆接近京剧的韵白、苏昆纯正的苏白等,都成为此次展演周中的亮点。浙江永嘉昆剧团带来的 《琵琶记·吃饭、吃糠》《钗钏记·相约、相骂》《东窗事犯·疯僧扫秦》等折子戏都属于昆曲舞台上少见的冷门戏,展现出永昆字腔口语化的特色;湖南省昆剧团演出的《虎囊单·山门》一折也颇具湘昆特色,“酒保”操一口湖南味儿的念白,而饰演鲁智深的刘瑶轩则展现出极佳的腿上功夫,引得观众不断喝彩;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花脸阚鑫还在出演 《天下乐·嫁妹》时展现了“喷火”技巧,算得上是此次展演周中唯一的绝活表演。
基本功还需加强
虽然此次展演周暗含不少亮点,但依然暴露出青年昆曲演员的诸多严重不足。每场演出后都参加点评会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透露,各路专家对此次的演出贬多褒少,显示出对昆曲后继人才发展的担忧。
展演周吸引了不少场场来看戏的观众,几场下来,已有观众给演员起上了外号:“昨天那个是‘大舌头’杜丽娘,今天你这人是‘瓮鼻头’杜丽娘! ”不少演员在唱功上差强人意,有时一场演出更像是越剧、京剧、歌剧、流行歌的杂烩。许多演员寻到了行当的套路:闺门旦的娇弱却说嗲声嗲气、花旦的机灵活泼却说蹿跳耍叫、正旦的端庄则表现得像个木头人……但要表现昆曲的典雅,仅靠形体上走程式、端架子是远远严重不足的。难怪全本《长生殿》剧本派发者唐斯复都看同期来沪的校园版《牡丹亭》后,大赞哪几个来自高校的业余曲友:“你们你们你们在《忆女》《回生》中展现出的热切、期盼情绪,随后难以在专业演员身上都看了。”(记者 李峥)
(摘自 《解放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