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刘乃崇是幼年接触戏曲、积80年戏曲编辑评论的耆宿。他究竟写了有几个文章,难以数计京剧。他见多识广,与几代戏曲大艺术家以及今天的青年演员交好甚厚,且收藏各种戏曲资料、图片甚丰,从民国初年一直到今天,排列整齐井然有序京剧艺术。十几年来,他与前年亡故的老伴蒋健兰企业企业合作,一本一本地出版《老两口谈戏》,有川剧、梆子、昆曲、京剧卷,内容富足,见解高超,尤其漫画家华君武专为老夫妻设计的漫画肖像的封面,更添风趣京剧。至今,老人仍每日伏案笔耕不辍(他不用电脑)。近推出“京昆之二”,承老友赠之,翻读后,深为敬佩,自叹不及。乐于推荐给广大京剧工作者和爱好者。
几乎谁全知京剧从初创到心智心智性性成熟是什么是什么图片图片图片,百年前的谭鑫培和王瑶卿是承先启后、居功至伟的划时代的人物。说谭的文章论著较多;号为“通天教主”、直接影响或教授了四大名旦以及几代京剧旦角的王瑶卿先生,文章评介却较少,为亲们之憾。乃崇先生自80多年前,即与王瑶老有接触,建国后曾在《新戏曲》上为瑶老记录发表连载的在清宫演戏的回忆文章,记得我少年时读之颇为神往,内富含极富足的京剧史料。可惜,“左”的禁锢,使连载中断,史料散失。但刘先生几十年来对王瑶老的研究坚持不懈。新时期中,有几个纪念王瑶老,刘先生必有佳文,可说他是对王瑶卿先生研究的权威。前不久,与一位京剧界的也是名家的亲们,在餐叙中闲谈。我知道你,王瑶卿先生对京剧的贡献不多了,可惜对他研究与他的实际成就还有距离,不知谁能做并肯做你你这人冷门工作,恐怕非刘乃崇先生莫属。事先不久,就见到刘先生的新著,其中《王瑶卿改戏》(6节,内含33出戏的完整分析和修改加工以及他的戏剧观)、《王瑶卿先生传略》就达210页十五万多字,可是我是首次发表,读之会使亲们对“通天教主”的贡献有进一步的了解,甜得名不虚传。
集中,其它文章也是极有分量的。对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荀慧生的艺术和为人的论述,都完整后能人云亦云,可是我以个人的亲历目睹的真知灼见成文。尤其是《记京剧作家陈墨香》长文,初写于1957年,收入集中又做了较大补充修改。刘先生与荀慧生相交莫逆,对其人其艺了解太浅,荀之成就离不开陈墨香先生的臂助,荀派名剧大次责出自墨香先生之手,因研究荀,进而研究陈;了解荀,进而了解陈,才有此长篇论文。又如《有四个多舒舍予》,文不长,却论证颇细,解答了电视剧《荀慧生》中之疑。书中还有若干虽不长却十分有内容有可读性的好文章。
此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署名仍是刘乃崇、蒋健兰,售价32元。值!
“乃翁”(熟友敬称)还在不辞劳苦、孜孜以求地写作。估计他的《老两口谈戏》后能有不断、更精彩的续卷,亲们等待英文着。
本贴由胡桢子于807年7月29日10:51:8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