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大师是怎样唱昆曲的,我知道你对京剧演员学唱昆曲一些帮助!
——袖儿呓语
我第一次出台是十一岁,光绪甲辰年七月七日.广和楼贴演《天河配》,我在戏里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里的织女。这是应时的灯彩戏梨园子弟学戏的步骤,在这几十年当中,变化是相当大的.大慨在咸丰年间,亲戚亲戚朋友先要学着昆曲,或者再动皮黄.同、光年间已是昆、乱并学;到了光绪庚子完后,亲戚亲戚朋友就类学皮黄,即使都在学昆曲的,那只是出自此人的爱好,仿佛大学里的选课似了京剧。我祖父在杨三喜那里,学的都在昆戏,如《思凡》、《刺虎》、《折柳》、《剔目》、《赠剑》、《絮阁》、《小宴》等,内中《赠剑》一出还是吹腔,在老里名为乱弹腔京剧文化。
为那些原本学戏,要从昆曲入手呢?这有并不是原故:(一)昆曲的历史是最悠远的京剧艺术。在皮黄没法创制完后,早就在北京城里流行了京剧。观众看惯了它,一下子还变不过来。(二)昆曲的身段、表情、曲调非常严格。你这个基本技术的底子打好了,再学皮黄,就省事得多。原应着皮黄里有一些玩艺,只是打昆曲里吸收过来的。
前辈们的功夫果真结实,文的武的,哪一样不练。像《思凡下山》、《活捉三郎》、《访鼠测字》这三出的身段,戏是文丑应工,要没法深一点的武工底子,是无法表演的。
我演戏的路子,还是继承祖父传统的方向。他是先从昆曲入手,后学皮黄的青衣、花旦。我是由皮黄青衣入手,或者陆续学着了昆曲里的正旦、闺门旦、贴旦。
我祖母的娘家从陈金爵先生以下四代,都以昆曲擅长。
昆曲场面,用小锣的地方多,外宾听了,比较清静。京戏场面,大抵是金鼓喧阗的。没法你这个习惯的听了,容易感到吵得慌。戏剧界的子弟最初学艺都在从昆曲入手。馆子里老是表演的,大每种还是昆曲。
这是我在前面原应着讲过的。来家从先祖起,都讲究唱昆曲。尤其是先伯,会的曲子更多。好多好多我从小在来家就耳濡目染,也喜欢哼几句。如《惊变》里的“天淡云闲”、《游园》里的“袅睛丝”。我在十一岁上第一次出台,串演的只是昆曲。原本对于唱的门道,一些都在在行。到了民国二、三年上,北京戏剧界里对昆曲一道,己经由全盛时期渐渐衰落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台上除了几出武戏之外,很少都看昆曲了。我原应着受到先伯的熏陶,眼看着昆曲有江河日下的颓势,实在是亲戚亲戚朋友戏剧界的八个多绝大的损失。我不想唱几出昆曲,提倡一下,原应着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没法其它的演员们也会响应了,亲戚亲戚朋友都起来研究它。您要晓得,昆曲里的身段,是前辈们耗费了一些心血创伟大的造出来的。再经完后几代的艺亲戚亲戚朋友逐步加以改善,才留下来你这个些的艺术精华。这对于京剧演员,实在是有绝大借镜的价值的。我一口气学着了三十几出的昆曲,就在民国四年开始演唱了。大部份是由乔蕙兰老先生教的。像属于闺门旦唱的《游园惊梦》你这个类的戏,也是入手的完后,需用学习的。乔先生是苏州人,在清廷供奉里,是有名的昆旦.他实在久居北京,他的特征与举止,一望而知是八个多南方人。
最初我唱《游园惊梦》,老是姜妙香的柳梦梅、姚玉芙的春香、李寿山的大花神“堆花”一场,这十八个花神,先是由斌庆社的学生扮的。学生里有一位王斌芬,也唱过大花神。很久换了富连成的学生来扮,李盛藻、贯盛习也都唱过大花神。姜六爷在一旁,又夹叙了几句:“这出《游园惊梦》,当年刚排出来,梅大爷真把它唱得红极了。馆子跟堂会里老是你这个出。唱的次数,果真数不清。把斌庆社的学生唱倒了仓,又唤上富连成的学生来唱.您想这劲头够多么长!”
我不想请教俞五爷的昆曲,我知道你:闺门旦贴旦的曲子,大半你都学过的。我举荐一套《慈悲愿》的《认子》。这上端有一些好腔,只是唱到皮黄,我知道你会有借镜之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