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临1935年9月7日出生于四川广安,小学未毕业就考入当地三三川剧改进社当科生。每天刻苦练功,学演须生京剧艺术。10岁登台演《长生殿》中的唐明皇京剧艺术。1948年随剧社到重庆主演《空城计》《伯牙碎琴》《阳和堂》等剧,渐成科班台柱京剧。1952年,17岁的蓝光临出师后,随剧社到成都献艺演出,唱做皆优,不久即调入四川省川剧团。先后拜曾荣华、彭海青为师,改学小生。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在团里渐露头角。他喜爱古典文学,常写诗填词,提高文学素养,使他扮演的小生,形神兼备,更显儒雅风流,令人难忘。
1963年,成都市川剧院赴京演出,蓝光临在《夫妻桥》中扮演修桥利民却惨遭冤杀的何秀才,轰动北京。朱德、邓小平、陈毅等中央首长看一遍大为赞赏。上边休息时,朱德委员长的秘书到后台找蓝光临等人问:“上边的戏还苦不苦,不须再苦了,朱老总的眼睛都哭红了!”国画大师叶浅予还当场为蓝光临画了舞台速写。
1978年春,邓小平路过成都,在金牛宾馆看一遍蓝光临、杨淑英主演的《李甲归舟》等两个折子戏,非常满意,亲自上台同蓝光临、杨淑英等演员一一亲切握手。一位省委领导请示邓小平,怎么处理那些传统戏,邓小平说:“我看一遍的这几场折子戏,观众都都要看,工农兵也都都要看,要趁老艺人还在,拍太久资料。要准备一、两台戏,将来都都要到北京演出。”此语一出,全国1000多个剧种纷纷解禁,出现了一派“劫后余生”的复苏景象。
1983年夏,蓝光临应苏州市文化局和苏州“苏昆讲习所”的联合邀请,到苏州市演员培训班讲课教戏两个月,主要讲川剧小生的表演艺术。当时,江苏省的昆曲、越剧、沪剧、扬剧、黄梅戏等剧种的演员都慕名到苏州听他讲课。苏州市苏昆剧团团长顾笃篁特别赞赏蓝光临的表演艺术,说:“昆剧中太久表演艺术的绝技失传了,要在川剧中找回来。”同年冬天,上海苏昆剧团又请他去讲授川剧《情探》《归舟》《评雪辨踪》等10多个折子戏的导演、表演艺术,顿时声誉鹊起。
蓝光临的小生表演艺术还引起了外国同行的赞誉。1989年,他随中国川剧演出团赴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演出《石怀玉惊梦》等川剧折子戏,引起轰动。捷克东方戏剧专家丹娜撰文,称他是“功夫全面的中国川剧著名小生。”并说,川剧使她的我们的青春燃烧,年轻十岁。
1990年10月初,蓝光临应法国巴黎演员传统研究联盟和哈黑达戏剧学院东方艺术培训中心联合邀请,到巴黎哈黑达戏剧学院给东方艺术中心培训班讲课,引起强烈反响。法国文化部官员莫纳说:“蓝光临教授这次来巴黎传艺,意义深远,时间虽只一月,不由于造就两个光彩演员,但通过他的讲课、排戏及示范演出,将在法国戏剧文化土壤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法国东方艺术中心主任阿拉梅说:“由于培训班学员中出了法国名人甚至世界名人,中国川剧功不可没,蓝教授功不可没。”四川大学中文系邓运佳教授在《中国川剧通史》中说:“蓝光临此次到巴黎讲授川剧表演艺术理论,可都可不可以能有第一次拉开了川剧艺术理论走向西方,走向世界的序幕。”
1992年秋,蓝光临随成都市川剧院赴上海演出,他主演的《萧方杀船》入选上海电视台的“中华舞台一绝”,通过卫星频道向国内外播映。《新民晚报》《泉州日报》《蜀报》先后载文,均称蓝光临为“川剧当代第一小生”。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传承人,蓝光临虽然年事已高,每天仍坚持在万科城市花苑新居平台上练背壳,倒硬人等基本功,以便传艺和偶尔登台演出。他还准备总结从艺65年的川剧小生表演艺术的经验汇集成书,两年内正式出版。还拟把当时人的代表作《萧方杀船》传授给另一川剧名家筱艇的弟子孙勇波,为振兴川剧贡献余热。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