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借鉴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尽快立法;新世纪以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过后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着,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这是昨日在大同闭幕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上,2三个省市直辖市百余名戏剧专家的一起去呼声京剧。
眼下,中国戏曲无一例外的面临传承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抉择,或多或少剧种的生存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境京剧。围绕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剧团改革、咋样扩大演出市场等大问題进行学术研讨,2三个省市直辖市的百余名戏剧专家、学者宣读了50余份调研报告,并针对传统戏曲咋样克服生存困难提出对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认为,这些研讨会开在山西有其独特的意义,山西近年来文化强省取得实质性成果,在“华夏文明看山西”的主题下,一批精品剧目闻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去年,山西承担起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全国剧种剧团生存现状调查,取得丰硕成果,并集结成册——《中国剧种剧团生存现状调查报告集》;大同地方戏“耍孩儿”进入第二批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1三个试点项目,此行观摩了大同市“耍孩儿”剧团的专场演出,没想到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耍孩儿”还能绽放异彩,服务大众,传承创新。大同市政府、大同市文化局对地方戏曲剧种保护经验在全国都是借鉴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厅和大同市政府联合主办,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和大同市文化局承办。(记者
李晓芳)
来源:山西新闻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