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吃米”和“两头红” -往事钩沉-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解放前在杭嘉湖地区唱戏,就怕听这两句话:“鸡吃米”“两头红”。 杭州、嘉兴、湖州一带的水旱各码头,每逢庙会、敬神或秋收后,大都要接戏班。可是那里的戏最难唱。那时接待演出的都是庙首、财主,他们根本不懂艺术,什么戏都叫你“卖力气”,越累越好。不顾剧情,只求热闹

解放前在杭嘉湖地区唱戏,就怕听这两句话:“鸡吃米”“两头红”。

杭州、嘉兴、湖州一带的水旱各码头,每逢庙会、敬神或秋收后,大都要接戏班。可是那里的戏最难唱。那时接待演出的都是庙首、财主,他们根本不懂艺术,什么戏都叫你“卖力气”,越累越好。不顾剧情,只求热闹。演《空城计》,诸葛亮下城楼都非得翻个跟斗才行。他们还特别爱同时邀两个戏班来“打对台”,让唱戏的自己跟自己叫劲儿。

什么叫“鸡吃米”?就是说,戏一开场,在台口拴一只鸡,撒一把米。什么时候鸡吃了米,戏才能演完。鸡不吃米,就总得不停地演下去。当然是给你抱只刚喂饱的鸡来,一时半时决不会吃米。最可恨的是先把鸡灌醉了,往台上一扔。醉鸡甭说吃米,连动都不动。你就唱吧!

“两头红”,就是讲好了日落唱到日出。一宿时间虽长,总算有个准点吧?不,这手更毒:他说的是两头“红”,不红不算!第二天赶个连阴天,就不算“红”,你还得接着唱!

财主们目的是:让你唱得开不出戏来了,鸡还没吃米,天还没红,前边的戏算白唱,他就不给钱了。

现在,“吃戏子肉、喝艺人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不应忘记那“鸡吃米”“两头红”的背后,有多少艺人的血泪呀。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6003.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7秒, 内存占用329.98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