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要继承和发展流派,非下苦功夫向有成就的艺术家学习不可。不过,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获得成功。学流派,应当分清什么是应当发扬的精华,什么是应当剔除的败笔。
清末北京三庆班班首程长庚,生旦净末丑,文武昆乱,样样精通,有“伶圣”之誉。当年的北京人对这位“程大老板”不胜倾倒之至。
程长庚暮年,上台时须要几个人在后扶掖推挽,但喉音依然清亮非常。字斟句酌,绝不敷衍从事。有一天,他唱《天水关》,唱到“先帝爷在白帝城”一句时,适值痰嗽,“白”字音唱得仿佛“拍”字。第二天,班里的艺人轰传“大老板又出新声”。于是,凡有唱《天水关》的,莫不改为“拍帝城”,并自己认为是效法长庚。
这是戏曲史上的一个小笑话。可是,对学流派不无启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