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原名程艳秋,字玉霜。二十年代中期,他以风格卓异的程派艺术,与梅、荀、尚并列为四大名旦。
1930年前后,他接触了较多的进步人士,对封建统治和国民党反动政府有所认识,呼吁戏曲界振作起来,担负起劝善惩恶的责任。
1932年新春,他以虚年满三十,当有以自立,毅然改名,改艳秋为砚秋,改玉霜为御霜,改书斋“玉霜簃”为“御霜簃”。他的改名是正式宣告在舞台上不再以艳悦人,而要象砚石那样,耐经磨炼;象松柏那样,傲然挺立,抗御冬霜的侵袭。
程砚秋的改名,表现了面对冷酷黑暗的旧社会,决不妥协的顽强精神。程砚秋改名后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证明了他的名实相符。他以战斗的姿态,迎接了旧中国反动统治一次又一次的迫害,始终坚贞不屈;在日伪统治时宁肯退隐归田决不为敌人唱戏;1947年杜月笙在上海过生日大办堂会,他正在上海却提前北返,宁肯得军杜,也决不为他唱戏祝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