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这块艺术沃土中成长起来的评剧名伶新凤霞,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发展,使她有机会同众多戏曲名家接触。
当年新凤霞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很会表演,戏路子很宽,什么戏都敢移植演出,谁的戏都敢唱。像梅兰芳的《凤还巢》、程砚秋的《锁麟囊》、荀慧生的《红楼二尤》、尚小云的《昭君出塞》等,都成为她常演的剧目,引起了首都文艺界和京剧四大名旦的注意。京剧大师梅兰芳对新凤霞早有耳闻,并多次偕同夫人看过她的演出,特别是新凤霞上演《凤还巢》时,他更是场场必到,并把新凤霞叫到家中给她说戏,教她水袖与眼神的用法。1952年梅兰芳到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时,新凤霞陪同丈夫吴祖光来天津看戏学习,商讨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影片之事。就此在天津登瀛楼饭庄举行了梅兰芳收新凤霞为徒的仪式。梅先生说:“我每次收学生都是学生请客,这次收新凤霞我请客。”京剧名旦荀慧生对新凤霞的演技十分赞赏,看过她演出的《红楼二尤》后,亲自为新凤霞讲解分析尤三姐的性格,并手把手地教她三姐拔剑自刎的一段戏动作要领。因为新凤霞幼年曾跟堂姐杨金香学过京剧,她在向荀先生学戏过程中,为老师唱了一段京剧《红娘》。荀先生听了惊喜异常,称赞不已,曾动员她改行唱京剧。新凤霞在天桥万盛轩剧场演《锁麟囊》时,程砚秋去看戏,散戏后到后台,新凤霞诚惶诚恐地说:“程先生,我演得不好,把您的戏给糟蹋了,真对不起您。”程砚秋鼓励她说:“你年轻漂亮,很会做戏,戏中的唱腔糅合得很好。‘春秋亭’中的二六转流水板你换成评剧腔调很动听,一点儿也不生硬,在台下我一直为你鼓掌。”程先生也指出新凤霞的水袖功夫稍差,为她讲授了水袖动作的要领,边说边示范,新凤霞受益匪浅。京剧名旦尚小云看过新凤霞演的《昭君出塞》后,曾经亲自给她说了“出塞”一场王昭君的全部动作,其中难度较大的“马趟子”舞蹈动作,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会了新凤霞,极大地提高了她的表演水平。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