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子午相” -知识点滴-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戏曲身段特别讲究“子午相”。“子午相”是构成戏曲身段夸张、规范、优美的因素之一。 在一些文章里,常把“子午相”写成“姿武相”或“子母相”。这样定称不妥。“子午”二字本是借喻,子午是指时辰。子是深夜十一点至一点,午是白天十一点至一点,一个是月挂中天,一个是日

戏曲身段特别讲究“子午相”。“子午相”是构成戏曲身段夸张、规范、优美的因素之一。

在一些文章里,常把“子午相”写成“姿武相”或“子母相”。这样定称不妥。“子午”二字本是借喻,子午是指时辰。子是深夜十一点至一点,午是白天十一点至一点,一个是月挂中天,一个是日悬当头,一阴一阳形成对立,戏曲正是借子午二字比喻身段要有阴阳面。故称“子午相”。

戏曲的“子午相”(即阴阳面)是怎样构成的呢?首先是头与身的互相配合,概言之,即头正身侧,身正头侧,头身互相交错。著名架子花脸钱宝森曾说:“下颏不离三条线,左乳右乳、胸口。”“子午相”即头对左乳、或对右乳。当然头身的配合不能脱离四肢的配合。“子午相”除头身的配合外还有其它因素,如:常见的“丁字步”一横一竖;“弓箭步”一弯一直,两手的一掌一拳,两臂的一高一低以及力度(劲头)的一虚一实等等。正是这些相互交错而又彼此呼应的总合才构成戏曲舞姿的“子午相”。

“子午相”不但贯串于静中(亮相),而且也贯串于动中(舞蹈)。如在转身中或头转身留,或身转头留(留即拉着点),两者在转身中互相扭结着。著名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曾称这种转身为“扭麻花”。

“子午相”在具体人物运用上一般规律是:偏文的角色的“子午相”相交错的程度小于偏武的角色。因为“子午相”本身透着一种武气。

“子午相”在戏曲身段中,并不是绝对的形式。有时人物的需要或造型的需要也常用头身共对一方的中正相。另则,“子午相”不可走向极端,即相交错到不适当的角度,以至破坏了身段的美。要在形体部位的交错中求统一找健美。

综上所述归结四句:

身段中要有子午阴阳,

头与身避免共对一方,

相交错不可走向极端,

求统一方能英姿飒爽。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5779.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31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04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