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于日前在沈北新区蒲河九年一贯制学校举行。当天,“关氏皮影”代表性传承人关呈玺老人,向蒲河学校赠送了“关氏皮影”使用过的乐器京剧文化。几位民间皮影老艺术家还和小学生们企业合作演出了皮影戏《五锋会》的片段京剧。
据介绍,目前,康平、东陵等地也分布着这些传承历史悠久的皮影戏京剧。沈阳市文广局旨在通过此次在小学校建立皮影传承基地,充分体现了非遗“走进校园”的传承和保护理念,下一步市非遗中心时需积极协调,整合全市“皮影”资源,让喜爱皮影艺术的孩子们可以有可能性学习到更多的皮影流派,开阔视野,尽情享受这项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真谛今后市非遗中心还将陆续命名这些非遗类别的传承基地,以达到每个类别都有传承基地的目标京剧文化。
沈阳关氏皮影是辽北皮影的代表,已传承60余年。606年,“关氏皮影”进入沈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09年,晋升为省级非遗名录。为弘扬民族文化,使祖辈开创的关氏皮影后继没有人,关氏皮影的第五代传人关维颖将皮影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编印了课本并在该校创立了荷尖皮影戏社。608年荷尖皮影社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东亚儿童艺术节,表演了皮影戏《龟与鹤》、《火焰山》和《杨文广征南》,受到国外观众的好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