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是外来的吗? -说戏谈史-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关于中国话剧的来源问题,是一个似有定论,而又实际并未完全解决的历史悬案。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话剧是从外国引进的。这种看法的历史根据,来源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东京第一次演出《茶花女》的创始活动。这是法国小仲马的作品,西洋话剧的形式,那还不是“外来”

关于中国话剧的来源问题,是一个似有定论,而又实际并未完全解决的历史悬案。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话剧是从外国引进的。这种看法的历史根据,来源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东京第一次演出《茶花女》的创始活动。这是法国小仲马的作品,西洋话剧的形式,那还不是“外来”的吗?!

但是,历史上确有比较复杂的各种现象。在春柳社成立之前,国内大致已有十年左右的新剧启蒙活动了:

1899年上海基督教约翰书院举行学生演剧。

1900年上海徐汇公学在耶稣圣诞时举行演剧,以后每年圣诞都有演出,成为惯例。

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演出了反映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以后每年孔子诞辰都有演出活动。

1904年上海民立中学开始学生演剧。

1906年上海学生联合会的演剧。

此外,不少学校都兴起了学生演剧活动,形成中国早期新剧启蒙运动的一支主力军。还有:

1905年冬,汪优游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一个《文友会》,这是中国第一个业余新剧团体,1906年初开始演剧,比春柳社早一年左右。比春柳社早的国内新剧团体,还有上海沪学会演剧部、群学会演剧部、青年会演剧部、以及开明演剧会、益友会等。

以上的新剧启蒙活动,大致是从两方面得到启发的,其一是脱胎于旧剧(京剧)的时装新戏,其二是教会学校的西洋戏剧。它们的演出形式往往非驴非马,既有文武场面,锣鼓伴奏,而又免去唱腔,改为通体说白,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国话剧的初期过渡形式。

在春柳社之后,王钟声的春阳社和任天知的进化团,演出是借鉴了中外戏剧形式、比较象样而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国早期话剧的形式,它们发展成为日后的文明戏,与纯属舶来形式的春柳社的演出风格大有差异。

可见,简单地把中国话剧说成是外来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历史的误会,也是几十年来的传统偏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587.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895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