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曹操戏 -说戏谈史-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五十年代后期,学术界有一股为历史人物的翻案风,曹操,沾了这股“风”的便宜。主其事者是郭沫若同志,不但有论文,而且有作品:话剧《蔡文姬》。 由于郭老的声望,登高一呼,影响甚广。好在当时还不是那史无前例的日子,曹操也还没被“女皇”封为法家,所以京剧、话剧可以各

五十年代后期,学术界有一股为历史人物的翻案风,曹操,沾了这股“风”的便宜。主其事者是郭沫若同志,不但有论文,而且有作品:话剧《蔡文姬》。

由于郭老的声望,登高一呼,影响甚广。好在当时还不是那史无前例的日子,曹操也还没被“女皇”封为法家,所以京剧、话剧可以各行其是。

其实,《蔡文姬》里的曹操形象,虽没人公开指责,腹非者却大有人在。原因就在于用当时的政治油彩去打扮了古人。自然拥护者也不乏其人,有人倡议让京剧中的曹操用须生扮演,成为正派人物。

曹操在京剧里变成大白脸,无疑是受了元杂剧和《三国演义》的影响。然而追本溯源,根子还在曹操本人身上。

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也是一个权变狡诈的人物,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确乎一针见血。《三国志》里也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捉放曹》里的曹操猜疑残忍,见于《武帝纪》裴松之注;《战宛城》里的曹操奸占张绣的婶子,见于《武帝纪》本文。如果这些情节,在舞台上用一个扮相十分正派的须生来表演.其不伦不类的滑稽当不难想见。

其实,曹操那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性格特点,在上层封建统治者身上,毫不足怪。就在曹魏的继承者司马氏身上,出现了如出一辙的事,有一回郑小同跑到司马昭那里去,司马昭刚上厕所,有一本机密本章没有收起来,“如厕还,问之曰:‘向见吾疏乎?’答曰:‘我不见。’文王曰:‘宁我负卿,无卿负我。’”结果是郑小同被毒死。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权诈不下于曹操。此人是善于装病躺下,窥测方向,这套伎俩却骗不过曹操。曹操派人找司马懿出来做官,并且指示说,这个家伙要是犹犹豫豫,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一听,乖乖地从床上爬起来。“惺惺惜惺惺”,也惟有奸雄才能了解奸雄。

这里并不是想“为曹操翻案”再做“翻案”,而只是说明在他的品质和性格中确实存在这些使人不敢恭维的一面。我们的古人创作戏曲,演出的时候给他涂上粉白脸,似乎也不能说过于委屈了曹孟德。

最后附两点声明:一是决无反对改革传统京剧的意思;二是更无让话剧里的曹操也涂成大白脸的想法。

相关链接:

也谈“曹操和曹操戏”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586.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9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18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