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与戏曲(1-1) -说戏谈史-菊坛文萃-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第一章 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

第一章 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解放以后,江西各路采茶戏经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抚州采茶戏《秧》等,曾在全国性地方戏汇演中获奖并拍成电影上映。

第一节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始祖

赣南采茶戏 茶童戏主众所周知,在赣南最负盛名的民间曲艺是采茶戏,这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始祖,赣南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始祖,采茶戏与秧歌戏是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戏曲。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它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流行地区主要是赣南、粤北、闽西,也曾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赣南采茶戏传统音乐润色加工的歌曲则流传更广,很受欢迎,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送郎当红军”;“麻窝草鞋一双双”、 “八月桂花遍地开”、 “十送红军”;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小小竹排江中流”、“映山红”;电影《地道战》里的“毛泽东思想闪金光”,以及唱片“井冈山上太阳红”、“井冈山下种南瓜”、“为咱亲人补军装”等等。

赣南采茶戏 怎么谈不拢赣南采茶戏原有传统剧目七十多个,如《九龙山摘茶》、《反情》、《上广东》、《卖杂货》、《王三卖肉》等等,现大部分已失传。解放后整理改编的有《补皮鞋》、《老少配》、《漆匠嫁女》、《巧耍香龙》、《失绣鞋》等。《茶童戏主》(即《九龙山摘茶》)、《怎么谈不拢》已摄为戏曲片;《俏妹子》、《采茶歌》参加全国民间歌舞会演曾得奖。

赣南采茶戏音乐是属于小调联接体。根据不同曲牌的风格、弦路、调式以及使用情况,分为四类:即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称为撊灰坏鲾。

赣南采茶戏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而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及鲜明的赣南地方风格。它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的传统剧目较多。

一首《请茶歌》让赣南客家山歌家喻户晓,赣南所属的十九个县(市)除赣州市外,其余十八个县份,绝大部分操客家语。赣南各县的客家多人唐宋移民。这一地区的民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赣南采茶戏后来吸收了一些袍带戏,虽增加了老生、老旦行当,但表演上不如“在小戏”具有鲜明特点。著名演员有徐荣秀、丁少年、李宝春、黄玉英等。

请看丰富的图像: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茶童戏主》在上海拍成电影 赣南客家采茶戏《豆腐哥、豆腐嫂》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客家人喜爱采茶戏 获多项大奖的《山歌情》

user posted image user posted image

《茶山青青》演出剧照1950年 70多岁的许为雄夫妇

user posted image

《睄妹子》晋京演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536.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1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25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