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戏 -杂谈随笔-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艺术美是包罗万有又变化多端的东西。包罗万有是指它的无限的必然的生活内容,变化多端是指它的有限的偶然的艺术形式。“无巧不成戏”中的“巧”,大约就是艺术创作中的偶然。虽然,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向人们揭示事物的必然性,但是这往往要通过偶然性来表现。 著名老剧作家

艺术美是包罗万有又变化多端的东西。包罗万有是指它的无限的必然的生活内容,变化多端是指它的有限的偶然的艺术形式。“无巧不成戏”中的“巧”,大约就是艺术创作中的偶然。虽然,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是向人们揭示事物的必然性,但是这往往要通过偶然性来表现。

著名老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就是“无巧不成戏”的典型作品,它开始于“偶然”,又结束于“偶然”。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某省的城市里,一个女佣李姐“偶然”失手打碎了主人的一只花瓶,阔气的主人吴太太硬要她照价赔偿三块钱国币。李姐不肯赔偿,声称没有钱,吴太太就要搜她的身。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看着气不过,就见义勇为地打起抱不平来。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进行辩理,情节在一层又一层地铺叙下去。最后,吴太太虽然被问得理屈词穷,但在伪警察的支持之下,还是从李姐手里硬挤出三块钱来,并把李姐也辞退了。

戏发展到这里,当观众正急待看这场矛盾冲突如何收场时,作家竟然以另一个“偶然”结了尾——杨长雄出其不意地把吴太太的另一只花瓶打得粉碎,并同样照价赔偿了三块钱。两只花瓶在两次“偶然”当中被打碎,而这又反映和表现了多少人们思想感情上所要求的“必然”啊!可以说,作家自己也代表着观众,通过戏剧情节充分表达出对李姐的同情,对伪警察的厌恶,对吴太太的痛恨和对杨长雄的敬佩。这两只花瓶是经过提炼的,是有桕当深度的艺术形象,因而它就最大限度地反映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真实,做到了“一以当十”、“以少胜多”。所谓一出戏可以“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当然,我们强调“巧”的审美功能,绝非想把它推向绝对化的顶端,相反的,强调它正是为了反对把它绝对化。“巧”必须是,也只能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所产生的,它丝毫不能离开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规律,否则,越“巧”越糟糕,越显得华而不实。

过去有一部国产反特惊险影片申有这样一个情节;我公安人员假扮特务深入到特务头子的家里去,目的在于搞到潜伏特务的全部名单,趁特务头子外出,他到房间里搜查,室内东西繁多,情况又不熟悉,时问也很紧迫,但是作者把公安人员表现得十分“神奇”,他仅仅翻查了两样物品——座钟和古画,就很容易的找到了特务名单和一支手枪。这个情节可算作极“巧”,到了顶点,但观众却大吃一惊,不肯相信。

这样的偶然有没有必然作根据?它又能反映和表现出什么样的必然?偶然只有产生于必然的坚实基础上,才能正确的表现必然。这,大约是艺术属性美所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也是我国戏剧传统的特点之一。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293.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466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