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原著 -杂谈随笔-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前不久,我们拜访了评剧艺术创始人成兆才的嗣子、评剧前辈小生演员、八十高龄的成国祯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成兆才的一生。 成兆才出身贫寒,自幼参加农活劳动,给地主当过短工。他渴望学习,但没有条件进学校念书。他以惊人的毅力,一方面刻苦自学,一方面长期进行舞台实践,

前不久,我们拜访了评剧艺术创始人成兆才的嗣子、评剧前辈小生演员、八十高龄的成国祯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成兆才的一生。

成兆才出身贫寒,自幼参加农活劳动,给地主当过短工。他渴望学习,但没有条件进学校念书。他以惊人的毅力,一方面刻苦自学,一方面长期进行舞台实践,一生中整理、改编、创作的剧本近百个。如《花为媒》、《王少安赶船》、《杜十娘》、《杨三姐告状》等已成为传统剧目,至今仍流行在评剧舞台上。不可否认,今天的演出又经过后人的劳动——整理、加工和提高;但又怎能忘记原著者的劳动呢?对有的演出单位不署成兆才的名字,不少同志是有意见的,这是不尊重原著者。

在戏剧界,整理、改编前人或同代人的作品,这是常事,也是允许的。整理者、改编者的再创作并非容易,确实要付出劳动,对此要给予充分地肯定;但同时也绝不能忘记别人的贡献。特别是整理者、改编者本人更应该尊重原作者的劳动——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戏德”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279.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8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41秒, 内存占用1.6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