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前人,有个被人议论得较多的问题,即形似与神似。
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名言被有的人误认为:似乎一开始就要求学其精神,学其气韵,而不必笔笔工整地形似,不必临摹。持此见解的大有人左,甚至有人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实,这是颠倒了形似与神似的先后秩序的,未有不先形似而能臻于神似境界的。人固不可以临摹形似为上,但不临摹,则与前人不亲,无法可循。不错,大匠只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但是,巧,即精湛的艺术创造,又只能从规矩中来。就是参禅学道的人,他们的晟言也是:“悟入必自工夫中来”。功夫到了,是不是就能做到如祥家所说的“悟入”,那是另一范畴的命题,但要紧的是功夫,道理却是相通的。
一些书法家在未成家之前,日日与古帖为缘,就因为无论何帖,皆能范人笔力.都可与人以规矩。任何艺术,要入于法。然后才能出于法,先范之以规矩,然后才能期以突被规矩。虽然突破规矩,又不失规矩。就是画写意画的人吧,必须极工而后方能写意,并不是不先摹工就能随便写意的。荀慧生的表演艺术,很多地方似乎并不按一定的程式,类似于写意画。然而,毫无疑问,他是在传统的程式上下过足够的工力,笔笔工整地“临摹”过,然后才达到这种似乎无法之法的境界,创造出独具风格的荀派艺术的。
《曲律》说:“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梅兰芳演出的《宇宙锋》,观众誉之为有神来之笔。但是这些“神品”、“神来”之神,决不是不可捉摸的神乎其神;巧,也不是神乎其神的不能窥,只不过巧到似乎天然如此,巧到似乎“神来”的地步罢了。
有人问画家师法于谁.答曰:“吾且忘吾乎,安知谁法?”其实,在他“忘吾乎”之前,有过日日把玩诸家之作的过程,久而融然。因而,按迹循踪,总是可以探知他有过“谁法”的。
曾经有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论。天资、聪慧的高低是可能存在的,也许,艺术创作更需要天赋的“妙手”吧,然而,从根本上说,还是“悟入必自工夫来”,神似、神来、神品,也是工夫积累而成的。任何巧要从熟牛来,即所谓熟能生巧是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