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曲剧种剧团空前危机 -杂谈随笔-曲海泛舟-戏曲艺术

 2023-12-26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近些年来,传统戏曲统领城乡舞台的“盟主”地位已不复存在,一些地方剧种更是销声匿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空前危机。14日在京举行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布的最新完成的“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显示,我国戏曲剧种剧团发展正面临四
近些年来,传统戏曲统领城乡舞台的“盟主”地位已不复存在,一些地方剧种更是销声匿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空前危机。14日在京举行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布的最新完成的“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显示,我国戏曲剧种剧团发展正面临四大困境。

——国有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国有戏曲剧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原先的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条件,创排新戏更是力不从心。于是,经营差的院团纷纷解散,能维持下去的也是困难重重。

——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经济状况拮据,在职人员基本工资都很难保证,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又十分艰苦,不少演职人员难安其业,很多人另谋出路。艺术学校的状况也不景气,国有院团的萧条和艺校的高额学费严重影响生源。

——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我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上百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整理、编印出来,相当一部分或存放于老艺人的箱子里被虫蛀,或存于老艺人的记忆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征集、收购,进行妥善保护。

——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经调查分析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乡镇戏曲观众的历史文化知识有限,很多得奖剧目的内容观众不熟悉,吸引不了人;二是乡镇演出往往与民俗结合,观众爱看轻松愉快的戏剧,不爱看悲剧,爱看故事性强、场面热闹的连台本戏,不爱看没有完整故事情节、哲理性强的剧目。而获奖剧目以悲剧为多、以哲理见长;三是获奖剧目常以华丽布景和宏大歌舞场面吸引观众,而乡镇舞台设备简陋根本无法上演。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14181.html

标签:db关键词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29秒, 内存占用326.75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