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坞村的五音戏

 2023-12-26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指引下,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华坞村的五音戏进入了鼎盛时期,并为淄博市五音剧社(五音剧团的前身)输送了马立和、陈珍田、蒲德业等三名专业演员,培养了史素英、史美宗、陈立慧、王立忠、史信宗等十几名年轻演员,并仿照淄博市五音剧团的演出形式,加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指引下,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华坞村的五音戏进入了鼎盛时期,并为淄博市五音剧社(五音剧团的前身)输送了马立和、陈珍田、蒲德业等三名专业演员,培养了史素英、史美宗、陈立慧、王立忠、史信宗等十几名年轻演员,并仿照淄博市五音剧团的演出形式,加入了文场伴奏。琴师为史耀宗,板鼓一直为蒲焕章,并培养了高继昌、史根宗、史贻宗、陈宗田等人充实乐队。这个时期的演出剧目逐渐增多,主要有《彩楼记》《纙衫记》《三疑记》《安安送米》《松林会》《王小赶脚》《老少换》《三不愿意》以及马德玉先生的自编剧目《七仙女参观淄博》《苍子花》《反徐州》《西厢记》以及根据鼓词改编的连台本戏《金镯玉环记》等几十出戏,并多次代表市、区、公社进行汇报演出。当时的史素英、陈立慧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主要演员,在十里八乡流传着“三天不点灯,看看史素英,一宿不盖被,看看陈立慧”的顺口溜,这个阶段,全村出动演唱五音戏,一时间,剧团演职人员达到数百人,专业演员马立和、陈珍田、蒲德业也偶尔回村参与演出,提高了演出质量。后来经过在淄博市五音剧团工作的马立和先生介绍,剧团专门购置了部分淄博市五音剧团替换下来的服装、道具,同时接受了洪山煤矿文工团捐赠的部分戏装,丰富了演出质量,华坞村的五音戏在周边地区造成了空前的影响!这期间,鲜樱桃也几次到大队来指导,对史素英和史美宗两位演员特别器重,对史素英细腻的表演和史美宗“大悠板”赞赏有嘉,几次提出把两位带到剧团从事专业,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鲜樱桃直到晚年还对此耿耿于怀。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liyuan/210117.html

标签:五音戏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748秒, 内存占用326.06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