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的梨园轶事

 2023-12-26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19岁的侯喜瑞已在搭班效力,一天随班去应某王府的堂会戏,可巧两位王爷都点钱金福的活,一个要听他的煞神,一个要听他的马谡,而钱先生怕赶场不及,便把马谡让给了侯喜瑞,侯喜瑞圆满唱完马谡,便找到俞大老板说:“我既然替了钱先生的活,那么就该领钱先生的戏份”。当时气

19岁的侯喜瑞已在搭班效力,一天随班去应某王府的堂会戏,可巧两位王爷都点钱金福的活,一个要听他的煞神,一个要听他的马谡,而钱先生怕赶场不及,便把马谡让给了侯喜瑞,侯喜瑞圆满唱完马谡,便找到俞大老板说:“我既然替了钱先生的活,那么就该领钱先生的戏份”。当时气得俞振庭心里直骂“好你个小子”。可侯喜瑞领完钱并没有装入自己的腰包,而是亲自送到了钱家。
俞大老板知道真情后,很赞扬侯喜瑞的做法,于是便带他去东来顺吃饭,饭后又领着他到了一家成衣店,指着挂满的大褂说:“小子,拣好的挑,我送你,你做的对!” 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过去戏曲界大都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这样世世代代的传了下来。因为老祖宗曾是“梨园行”的艺人,因此,这个家族就被称其为“梨园世家” 。
比如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先生的家庭——梅家。第一代梅巧玲是唱旦角的,第二代梅竹芬也是唱旦角,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为琴师,到了第三代梅兰芳更是旦角里的名角,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女儿梅葆钥,前者唱旦角、后者唱老生。 再举一例:梨园界有名的谭家。第一代谭志道是老旦,第二代谭鑫培唱老生,第三代谭小培唱老生,第四代谭富英也是唱老生,而第五代谭元寿则是文武老生,第六代谭孝增又是唱老生的。
像这样的例子在京剧界数不胜数,这些都是有名的“梨园世家”,弟子们自然也都是“梨园弟子”了。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liyuan/210113.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115秒, 内存占用324.03 K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