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bujueerxiao 邮箱:bu_jue_xiao@qq.com
原创作者:不觉晓
任何非商业公众号及媒体转载部分或全部图文内容,必须附带以上全部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如需改编,必须事先以电子邮件形式征求书面同意,否则视为侵权。
不接受任何商业性质的转载。
画里看戏,戏中读史
心中有蔚,处处见蔚
不觉晓近日收藏了一幅《沙陀国》
为画家毛鸿安的戏画小品
笔墨固诙谐可喜
更可喜的是此画来得恰好
正在我们连载到唐末五代之际
这一段烽火连天的
蔚州往事
就由它展开吧
▼
沙陀国,好看又好笑
主人公:惧内第一名
唐朝末年,黄巢造反,唐僖宗逃到美良川,命大臣程敬思携带珠宝,往沙陀国李克用处搬救兵。李克用重礼尽数收下,却记恨唐皇谪贬,不肯发兵。程敬思乃求其子大太保李嗣源,请出两位夫人相助。
“沙陀国内访一访来问一问,怕老婆的人儿,孤算头一名”——克用果然英雄,惧内也要争第一。夫人既然发了话,于是出兵救唐,立下不世之功。▼
毛鸿安 设色纸本 《沙陀国》
图片来自:不觉晓藏画
画中三人,草王盔上雉尾摇曳、狐尾双垂身着红蟒,大剌剌居中而坐的,便是我们的主人公李克用。
皇帝送礼托人来求救,可见多厉害——却拿老婆没办法。大英雄与家长里短的反差萌,从来是好故事。
清宫里,慈禧太后也爱听这一出,还要内务府造办处特此画下来,留着平日“御赏”“养眼”。▼
清宫戏出画《沙陀国》
原存储秀宫,现藏故宫博物院。
图片来自:《戏出画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画左那位白胡子老将就是李克用——等一下,这两幅《沙陀国》里,李克用怎么扮相完全不同?难道画家看了假戏?▼
我是晋王,你是谁?
制图:不觉晓
说来话长——那一段梨园轶事的来龙去脉,就在我们公众号“不觉而晓”本日的第二条推送《王的脸色,该怎么看》,以备各位查阅。
好一出《沙陀国》,从山西梆子初演,迅速就延伸到了秦腔、陕南的汉调桄桄、河北梆子、山东曹州梆子、川剧、汉剧、湘剧、豫剧、潜山弹腔、徽剧……还有滇剧《收德威》,潮州戏《晋王说古》,同州梆子《沙陀搬兵》,原型都是它。粤剧《沙陀借兵》、台湾歌仔戏《李克用复唐之沙陀国》,也是香港、台湾最受欢迎的经典曲目之一——文繁武重、紧凑幽默、服装绚丽,可以说红遍了整个中文世界。
诸多剧种扮相中,晋王还是以花脸为多——事实上,花脸威猛,也更接近史书中的李克用。▼
川剧《沙陀散兵》李克用脸谱
图片来自:四川省川剧院
他出生时,唐朝正走向衰败、诸势起而纷争——这个时代,武力就是话语权;而李克用,本姓朱邪,来自战斗民族沙陀,从小就格外能打。▼
南薰殿奉藏功臣像《唐李克用立像轴》。
绢本设色,面深赤,丰髯,冠折上巾,绛袍,玉带。
原画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既能打,外貌也极有特点,由此得了不少外号,比如十五岁时,凭战场英姿得名的“飞虎子”。
克用少骁勇,军中号曰「李鸦儿」;其一目眇,及其贵也,又号「独眼龙」,其威名盖于代北。
——《新五代史 卷四 唐本纪第四》
川剧脸谱,特别强调了“独眼龙”这一特征——严肃,这可是尊称。▼
川剧《打虎收孝》王厚盛扮演李克用
图片来自:网友 四合院
十三岁便一箭成名,十五岁授云中牙将——这飞虎子独眼龙,从来就不是省油的灯,一辈子让唐王朝又惧又爱,奈何不得。而他这龙行虎步的人生,跟蔚州可谓密不可分。
费苦心:修得蔚城墙
丢蔚州,父子投鞑靼
沙陀本是东部天山的一个弱小部族。对各族“爱之如一”的唐太宗,制定了极为优厚的移民政策,引得外国人大量涌进。沙陀一部早在德宗时就已内迁唐境,不足万人的小部落拥有骑兵三千,号沙陀军。酋长名为朱邪赤心。咸通十年(869),朱邪赤心因平乱有功,被赐国姓李,更名国昌——就是李克用的父亲。
然而才过三年,这对父子便开始持强自重,违抗皇命,让朝廷很是焦虑。
沙陀素强,而国昌恃功益横恣,懿宗患之。
——《新五代史 卷四 唐本纪第四》
咸通十三年(872),云中防御使段文楚克减军粮、执法严苛,不得人心。克用便以此为契机,从蔚州赶来,里应外合杀了段文楚,占了云州城,自封“留后”——就是“代理节度使”——坐等朝廷补发任命。《旧唐书 懿宗纪》作咸通十三年十二月;《新唐书 僖宗纪》作乾符五年二月癸酉;《新五代史 唐本纪第四 庄宗上》作咸通十三年;《旧五代史 唐书一 武皇纪上》作乾符三年。克用此时,年方十六。
云州,就是现在的大同。▼
大同城墙夜景
图片来自:万全
懿宗软弱地抗争了一下,没奏效;小皇帝僖宗即位后,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封克用大同军防御使,算是招了安——父子二人一连串地撕皇命、抗征讨、四下侵扰,最后还高调入了正规编制,气焰越来越高。
可是云州人也挺绝。趁李克用率军出城接应父亲之机,全城紧闭关卡,逼得父子二人无处可归。李家父子拨转马头,在蔚州朔州拉了三千壮丁,从此以蔚州为根据地,再度称雄一方。
居久之,国昌出击党项,吐浑赫连鐸袭破振武。克用闻之,自云州往迎国昌,而云州人亦闭关拒之。国昌父子无所归,因掠蔚、朔间,得兵三千,国昌入保蔚州,克用还据新城。
——《新五代史 卷四 唐本纪第四》
这个根据地可太宝贵了。自西而来的恒山与迤逦北上的太行,向来是中原抵御朔漠的天然屏障;两条屏障交汇之处环抱着一处平川,便是蔚州。▼
蔚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制图:不觉晓
既是锁钥咽喉之地,又是立足之地,可想而知李克用必会对蔚州城加以十二分小心。
蔚州城墙,相传李克用所筑,无论精坚,其甃石光泽可以照面,赫连之统万城不足道也。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康熙本 《万历野获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万历野获编》因此把蔚州城归为了当时的山西四绝之一。明朝蔚县尚归属山西。石头能有多像镜子暂且不论;创立北朝夏国的匈奴首领、自诩“君临万邦”的赫连勃勃大王,“蒸土筑城”的统万城当年可是独步天下,竟也被他比成渣?这个李克用,还真是事事争第一啊!
(统万)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城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
——《北史》
统万城遗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
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作者 Cong
明人笔记或许夸大;具体筑城的时间也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李克用就是从这里开始大展身手的。他北据蔚州,几年里一步步南侵忻、代、岚、石等地,势力从晋北直达晋中,逼得朝廷忍无可忍,派遣大军征讨。
(乾符四年)九月,以中书舍人崔澹权知贡举。沙陀大寇云、朔。十月,诏昭仪节度李钧、幽州李可举、吐浑赫连铎白义诚、沙陀安庆薛葛部落合兵讨李国昌父子于蔚州。
——《旧唐书 本纪第十九下 僖宗》
李克用服过谁?立马迎战,射杀李钧。朝廷恼怒,再发重兵,克用继续拒兵城外,但这一次不太顺——看家的叔父不但投了降,还把蔚、朔两个大本营献了出去。后院起火,李克用闻讯即返,然而回天乏术,李家父子只有败走他乡,投靠鞑靼。
从妻言,克用且救驾
灭黄巢,晋王扬威名
鞑靼游牧于漠北,恐怕并无固定居所;这或许可以解释内蒙古象教寺戏曲彩绘中,晋王为什么是在帐篷中接见皇帝派来的程敬思。 ▼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象教寺 《沙陀国》戏曲彩绘
图片来自: 王玉涛《象教寺戏曲彩绘赏析》
经专家研究考证,这批彩绘在象教寺修建伊始就已存在,距今已有340年的历史。
——《通辽日报》 王玉涛 鲁雅君
好容易撵走“大寇”,僖宗怎么又低声下气来央告呢?
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声威沦落;皇帝花钱买了沙陀兵来灭黄巢,结果反被彪悍的雇佣兵所苦——而黄巢愈发步步紧逼。僖宗逃不胜逃,只得忍气吞声把李家罪过一笔勾销,但求他顾念旧情,回来救命要紧。▼
安史之乱与黄巢之乱路线图
图片来自: Pinterest
《沙陀国》截取的那段故事,尽力描写了一个跌宕自喜、应世多方的老英雄;本事出于《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第七至第八回,戏文虽多添了些风趣,也算出入不大。▼
但见那克用真个英雄好汉,有诗为证:顶上金盔双凤翅,身披凯甲累金装,袋内弓弯生挺硬,壶中箭插点唇钢,刀悬偃月除奸党,剑挂青虹草贼亡,自幼曾观三略法,老年出阵气昂昂。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晋王
晋王设宴,款待敬思,不觉已过旬日,绝口不言起兵。……只见晋王背后一女子高声大言曰:“看汝枉为丈夫,僖宗正在危急之际,专望救援,恨不得一日兵到,何故迟滞耶?妾虽女流,敢领兵前去灭贼,以慰中原之望。”……乃晋王正宫刘媳也。……“大王受国重恩,早宜报效,何待来春?且大唐关外各镇诸侯皆是好汉。倘有一路灭了黄巢,那时大王有何面目再见朝廷乎?”晋王曰:“汝言是也!吾即调遣人马,准备起程。”于是,传下号令。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八回 晋王起兵入中原
光绪版 《绘图残唐五代传》
图片来自: 哈佛燕京图书馆
实际上,李克用也确实仗义,虽然傲娇了一番,最终还是出手相救了。不过他可不是什么“老年出阵”——人家打退黄巢的时候,才二十八呢。
(中和元年881)二月,代州北面行营都监押陈景思率沙陀、萨葛、安庆等三部落与吐浑之众三万赴援关中,次绛州。沙陀首领翟稽俘掠绛州叛还,景思知不可用,遣使诣行在,请赦李国昌父子,令讨贼以赎罪,从之。
三月,陈景思赍诏入达靼,召李克用军屯蔚州,克用因大掠雁门已北军镇。
——《旧唐书》本纪第十九下
清宫戏出人物画 《沙陀国》程敬思 (陈景思)
图片来自:《清宫戏出人物画 》不觉晓藏书
回到熟悉的地盘,李可用施展威风,杀得黄巢提起他的“鸦儿军”就哆嗦。打败黄巢、夺得头功,朝中好友立刻上奏,竭力称赞。僖宗心中欢喜,封了克用好些官职,其中“河东节度使”含金量最高——节制云、蔚、应、寰、朔等五州。河东“风俗尚武,士多战马,静则勤稼樯,动则习军旅,此霸业之资也”;当年安禄山能拥兵自重掀起大乱,就是从当上河东节度使开始的。
李克用率励骁雄,整齐金革,叫噪而声将动瓦,喑呜而气欲吞沙。宽列戈矛,麾军夹击,自卯至申,凶徒大败。自望春宫蹙杀,至升阳殿合围,戈不滥挥,矢无虚发。其贼即时奔遁,散入商山,徒延漏刃之生,伫作饮头之器。伏自收平京国,三面皆立大功,若破敌摧锋,雁门实居其首。
——天下行营兵马都监 杨复光《全唐文 卷九九八 收复京城奏捷露布》
京师平,克用功第一。天子拜克用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
——《新五代史 卷四》
李克用,告捷回河东
朱全忠,怀嫉邀汴州
李克用刚立下战功赫赫,就有人眼红了。▼
左:清人绘 朱温像。图片来自:网络
右:清宫戏出人物画 朱温
图片来自:《清宫戏出人物画 》不觉晓藏书
回兵河东的李克用,接到汴州节度使朱温的邀请,便欣然前往——正好也顺路。哪知朱温明着摆酒宴客,夜里却纵火暗害。李克用也是实诚,大军全留在城外,只带了三百人赴宴不算,自己还喝得大醉。要不是老李吉人天相,恰遇雷雨外加忠仆相护,历史可能就在这儿改写了。
“惧内第一名”的正室夫人,胆略的确不凡。克用出事,有人先逃回来禀报,刘夫人神色不动,立斩告事者以免摇动军心,再暗招大将商议如何保全实力。凌晨克用回来,恸哭大骂要复仇,夫人依然冷静:
“公本为国讨贼,今梁事外间未闻,而速返兵相攻,天下闻之,莫分曲直。不若收军还镇,自诉于朝。”太祖从之。
——《新五代史 卷十四唐家人传二》
李克用此时兵力尚难与朱全忠抗衡,若不是夫人阻拦,凭他逞一时之勇返去复仇,很可能等于自取灭亡。克用情绪如此激动而仍能听取夫人建议,平日也必为明理之人;夫人有此胆识,更不是等闲女子。
晋王李克用妻刘夫人,常随军行,至于军机,多所弘益。
——《旧五代史 卷四十九》唐书二十五 后妃列传第一
清宫戏出人物画 《沙陀国》大皇娘
图片来自:《清宫戏出人物画 》不觉晓藏书
李克用把朱温告上朝廷,而僖宗谁也得罪不起,只好当和事佬,又封了克用陇西郡王以安抚。
表面和解了,可梁子还在;两家从此结下死仇,一打就是四十年——此为后话。
封王没几年,盟友利用这一点,伪造诏书告诉克用说,朱全忠又要谋害他,李克用信之,再次奏请攻打朱全忠,僖宗不许。僖宗错误地把自己当根葱了。以李克用的任性,问你,是给你面子——这下,克用不单派兵跟朝廷军做对,更进犯京师,纵火大掠,把个皇帝逼得再次逃出长安才罢休。
僖宗也真倒霉,自己派遣的朱玫又趁乱反了,倒过来追打皇帝。僖宗一看朱玫是玩真的,连皇帝人选都准备好了,赶紧回头去哄克用……“咱们别闹了好不好?”
李克用还怄气呢,表面答应,实际压根儿不想管。
僖宗念独克用可以破玫而不能使也,当破黄巢长安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与克用善,乃遣谏议大夫刘崇望以诏书召克用,且道复恭意,使进兵讨玫等。克用阳诺而不行。
——《新五代史 卷四 唐本纪第四 庄宗》
毕竟僖宗年纪小了五六岁,又贪玩不顾朝政,整个朝廷也文弛武废,李克用能把他放在眼里才怪。▼
唐僖宗绣像
图片来自:《残唐五代史演义》
还是谋臣盖寓有大局观。他劝李克用:“皇帝跑了,全天下都觉得是我们犯上作乱;今天不打朱玫,那咱们可就更洗不白了啊。”李克用也不是真的要造反,于是顺水推舟偃旗息鼓,派儿子去接僖宗銮驾回京。
靡失节,一意复大唐
不改元,恨未斩新莽
逃跑皇帝僖宗,连累带吓, 还朝一个月后就驾崩了。各处割据势力比着赛着攻城掠镇,“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昭宗接手这么个烂摊子,已是有心无力;旁边还有个朱全忠,一边自己大肆掳掠,一边还挑唆昭宗“克用终为国患”。
既是剿灭黄巢的大功臣,又是逼得僖宗逃跑、肆意扩张的逆将,昭宗左右为了难;最后听从宰相张浚,宣布讨伐李克用。昭宗哪知道,张浚那么坚持,都是因为收了朱全忠的贿赂。随随便便就想教训李克用,可能吗?
十一月,浚及克用战于阴地,浚军三战三败,浚、建遁归。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诏答之。
二年二月,复拜克用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新五代史 卷四》
打没打成,反倒要赔礼道歉说软话,昭宗这算是讨了个大没趣;李克用反正加了官,倒也不记仇。几年后又有人造反闹事,京师大乱,皇帝又吓跑了,反而全天下只有李克用肯救驾,昭宗才得返长安。这下昭宗打心眼儿里感动了,主动封克用“晋王”。
昭宗慰劳克用,使与茂贞解仇以纾难,拜克用「忠正平难功臣」,封晋王。
——《新五代史 卷四》
其实,那时候李克用也几乎已打下了山西全境,封或者不封,他晋王的地位,就在那里。▼
谭富英、孟小冬及郝寿臣扮演的李克用。
扎上硬靠,铠甲鲜明、靠旗招展,威风凛凛。
图片来自:谭孝曾专访、网络及《郝寿臣脸谱集》不觉晓藏书
晋王虽勇猛无匹,但绝非一介武夫。沙陀实力远逊朱全忠之时,亦能韬光养晦、训兵务农,逐步恢复辖地的元气,为李家后来败朱梁、得天下奠定了基础。
训兵劝农以立国建家之本,……,朱温亦远出其下矣。训兵务农者,图王之资也,修城治堑者,保国之本也。
——明末清初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二十七》
跟篡唐自立、建国号梁的朱全忠不同,李克用一生桀骜,但始终不易唐臣身份,信中自述“誓于此生,靡敢失节”。不管朱全忠如何称帝改元,李克用只认唐之年号,更带领爱子李存勖,以“斩新莽”、复大唐为己任。五十三岁那年,他再也打不动了,只能将毕生心愿,托与存勖。
晋王一生,执念未改,最终铭刻于墓志之上,留与后世。▼
晋王墓志铭拓片局部。墓志原石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图片来自:森部丰、石见清裕
《唐末沙陀「李克用墓志」译注・考察》
迄今朱温僭篡,唯王之土不易于吾唐之风。乃知与唐之所以王者,盖唐礼尽在于此矣。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師兼中书令 晋王墓志铭 并序
晋王既起家于蔚州
他的大功大名也离不开来自蔚州的左膀右臂——
李克用却未必想得到
这些能臣勇将,
还把他的后代拥上了帝位;
更加预料不到的是
寄予厚望的爱子,竟然成了梨园祖师爷……
更多故事,且看下期
《奇“蔚”记——五代唐残,蔚州城坚 (下)》
感谢画家毛鸿安的《沙陀国》,引出一大段蔚州往事
几个月之后,大家就能住进不觉晓
欣赏原作,聊晋王啦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