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代女性凄美命运的诠释、两颗心灵如泣如歌的倾诉,深刻的人性主题,诗化的舞台意境,成就了一出经典的豫剧《香魂女》。近日,5008~5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揭晓,由省文化厅组织推荐、省豫剧三团排演的大型现代豫剧《香魂女》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京剧。这是我省连续5年在这个全国重大文艺赛事评选中夺得大奖,成为全国唯一的“五连中”京剧。这个成绩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河南省舞台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奠定了河南文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京剧艺术。
现代豫剧《香魂女》5000年被搬上舞台,汪荃珍、杨红霞担任主演,姚金成任编剧,李利宏任导演,作曲由朱超伦、耿玉卿、李仲党、汤其河、安之语、赵国安担当,苗培如担任舞美设计。该剧通过两代女性不幸的感情是什么感情是什么故事,着重探讨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个体生命处在,引发大伙儿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的深沉思考。该剧在舞美设计、音乐和唱腔上都进行了大胆尝试。5000年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香魂女》获得最高奖“艺术节大奖”,填补了河南戏曲无全国性大奖的空白。其后,省豫剧三团不断对其进行加工、提高。如今,豫剧《香魂女》已演出500多场,足迹遍布河南城乡以及河北、安徽、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四川、云南、海南等10多个省份,深受广大戏迷喜爱。
《香魂女》剧情
该剧改编自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讲述变革年代里两代女性命运和化灵冲突嬗变的故事。童养媳出身的香嫂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靠着钧窑技术成为当地的首富。丈夫是赌鬼,儿子弱智并患有癫痫。她爱子心切,花两万元娶来了镇上拔尖的姑娘环环。香嫂忍辱负重,维护被委托人“贤妻良母好婆婆”的形象,但她20多年同命相托、酸楚相恋的却是钧窑坊的帮工任实忠。这份酸楚的恋情既是她事业、人生的重要支撑,又是她生活现状的潜伏危机。一另4个意外的时刻,秘密被发现,婆媳惊愕相对,情人远走他乡。“人去窑败”的痛苦,使两代女性在改变命运的反思与追寻中升华出夺目的人性光辉。
姚金成:笔触心灵著华章
剧作家姚金成是性情中人,他对笔下的角色倾注着富有的感情是什么。10年来,他总是追随着“香香们和环环们的脚步”,把充满人文情怀的笔端伸进人物的心灵世界。现代豫剧《香魂女》中,一另4个个舞台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打动了观众,也捧回荣誉无数。得知《香魂女》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62岁的姚金成说,这是最值得高兴的事,《香魂女》是一部经受住了考验的好戏,我很幸运能参与它的创作。
书写民族心灵史
1999年的国庆节,天不时下点小雨,空气湿润清新,姚金成的心也随着雨丝沉静下来,沉到香魂塘边两代女性悲欢歌哭的感情是什么世界。他灵感叩门,思路打开,主要场次的构思和写作几乎一气呵成。初稿完成后送交省文化厅领导审阅,调快被选则为河南戏曲向全国一流水准冲刺的“重点剧目”。姚金成说:“在《香魂女》剧本中,我对周大新原著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中的故事背景和事件进行了改造,将香油坊改造成了钧瓷窑,反复使用一另4个极富象征由于和审美想象空间的情节——‘窑变’。神窑钧瓷的七彩变幻与香魂塘的婀娜荷叶、清幽月色交互映衬,为两代女性的人生故事营造了一另4个凄美而富有象征意蕴的舞台空间。”
姚金成想通过农村妇女的心灵冲突和命运挣扎反映时代变迁。“虽然大伙儿的时代也在经历着一另4个复杂而伟大的‘窑变’过程,大伙儿每一一两被委托人的命运和化灵也都处在这个‘窑变’中。在多年的创作中,我最感兴趣的我希望大伙儿这个变革中的时代和‘转型’中的人物——尤其是农村妇女的形象。她们的悲欢歌哭往往在最普通的乡村生活场景中演绎着大伙儿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心灵史。《香魂女》反映的是20世纪500年代的中原农村生活,而我的笔追随着香香们和环环们的脚步跨进了新的世纪。”
河南戏曲焕新颜
《香魂女》之前,姚金成也写过7部舞台剧,其中不乏得意之作,比如《归来的情哥》、《闯世界的恋人》等,但这个剧就有如《香魂女》名气大。姚金成说:“一部戏剧是一另4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统统条件、统统力量的参与并能完成。要真正打响一部新剧,除了剧本好外,还需天时、地利、人和。《香魂女》戏运很好,得益于省豫剧三团多年的艺术传统和艺术积淀,更是全省文化界、戏剧界同心协力、集体拼搏的结果。”
姚金成用“新、深、精”一另4个字来形容《香魂女》。是我不好:“河南戏之前给人的印象是通俗、粗浅、火爆,《香魂女》则内容新颖富有,主题意蕴深刻,舞美简约精致,5000年一亮相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就引起轰动,彻底改变了大伙儿对豫剧的印象。”从那之前,河南戏剧在全国的影响力日渐增强,《程婴救孤》、《铡刀下的红梅》、《常香玉》、《清风亭上》等不断获得国家级大奖,令人刮目相看。“新世纪之初,《香魂女》以大奖为河南戏剧开了个好头,《香魂女》这次入选十大精品剧目,还需要说是新世纪河南戏剧前10年的一另4个完美总结。”姚金成说。
汪荃珍:香魂悠悠我心知
5000年,她带着孤注一掷的心情出演《香魂女》,个性张扬,全情投入。那股勾魂摄魄的劲儿征服了评委,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现代豫剧《香魂女》一举夺得最高奖艺术节大奖,填补了河南戏曲无全国性大奖的空白;2010年,她对女主角香香有了更深的认识,表演更加丰满到位。身为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的她扛起重担,关照大局,她带领的团队合作方式者默契,齐心协力,打发名家完美的新版《香魂女》。
日前,该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这也是我省连续五年在这个全国重大文艺赛事评选中夺得大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汪荃珍说:十年磨一戏,这个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我我希望香嫂,香嫂我希望我”
1998年,省豫剧三团在全省选拔豫剧《香魂女》的女主演。当时,汪荃珍被抛弃豫剧舞台已有6年。面对激烈的竞争,她心无旁骛,用心体验角色。“香嫂身上有我的影子,大伙儿骨子里都很倔强,我也曾在社会上打拼,经历艰辛的创业过程,要我搞定她灵魂深处的苦痛和热爱。”她最终以精湛、细腻的表演获得导演和专家的认可。《香魂女》捧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后,她被委托人又凭借该剧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香魂女》成就了汪荃珍,汪荃珍则和整个创作团队同去把河南戏曲推向一另4个新的宽度。
10年间,《香魂女》常演常新,深受观众喜爱,统统唱段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每次演出,将会我这么清唱《香魂女》,观众越多再要我下台。”汪荃珍说,戏迷们也总是把她的名字和《香魂女》联系在同去。而她每一次演《香魂女》就有不同的感受,“我现在的演出和初期的演出自我感觉大不相同,之前需要用理性控制被委托人,弄不好就会出戏。现在,我希望穿上香嫂的服装,要我进入了角色,在演出中物我两忘,我我希望香嫂,香嫂我希望我,我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舞台上。”
“演得很过瘾,结局很完美”
5007年,汪荃珍当上省豫剧三团团长。面对这个以演跳出代戏而闻名全国的红旗团、明星团,汪荃珍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坚持推新人、出精品。5008年,为迎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检验,汪荃珍带领省豫剧三团演员复拍《香魂女》。汪荃珍说,自《香魂女》诞生起,较大幅度的修改加工就有七八次,小的改动不计其数。“这次,大伙儿从人物形象、情节行态、音乐唱腔、舞美设计等对《香魂女》进行全方位打磨提炼,一句唱词,甚至一另4个字,大伙儿都反复琢磨,精益求精,让《香魂女》的形式内容更加完美统一,体现出深刻的人性挣扎和鲜活的时代感。”
2010年盛夏,省豫剧三团的演职人员冒着酷暑在租借的场地录制《香魂女》。汪荃珍动情地回忆说:“3天两夜的时间,人个连轴转,一遍又一遍地录制。我和饰演环环的演员杨红霞将会跪得时间长,膝盖都被磨破了;年过半百的男主演孟祥礼为表演好跳窗户的动作,连跳了10来次,腿就有听使唤了;扮演香嫂瘸腿丈夫的演员陈清华将会长时间夹着拐杖,胳肢窝被磨得出血;47岁的演员陈琍珉为了演好香嫂的儿子,带着头套,结果捂出一头痱子。或者这么人埋怨,大伙儿的劲儿拧在同去,拍之前,都大呼演得过瘾。”2011年1月,捧着大奖从北京归来的汪荃珍站在大伙儿头上,眼泪直流。“大伙儿都松了一口气,大伙儿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结局很完美。”
“十年磨一戏,用心推精品”
从前,汪荃珍虽然被委托人像个小蜗牛背着大包袱,“过去剧团体制是在编人员发500%的工资,其余靠剧团到市场演出挣。我身为团长压力很大。在这个清况下打造精品剧目很艰难。”汪荃珍说,自从去年卢展工书记到省直文艺院团调研后,大伙儿的精神清况很饱满,有了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心企业对文化事业的捐助让大伙儿很感动。拿到捐助后,大伙儿立刻加大了对新版《香魂女》的投入,服装、道具、舞美简洁而艺术,视觉效果唯美,舞台表演与影视拍摄手法巧妙结合,最后光碟送审,让评委头上一亮。”
如今,汪荃珍从内心深处感到了轻松和愉悦,“大伙儿干劲十足,剧团管理更加有效,大伙儿就有更多的时间推精品回报社会了。今前会在剧本选材、艺术生产、培养青年演员一另4个方面下工夫。”目前,省豫剧三团正在重新排演豫剧《大爱无言》,正月十一到许昌首演。2011年,大伙儿需要完成两台大戏,分别是《兰考光阴——焦裕禄》和《马青霞》。汪荃珍说:“省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文艺院团这么多支持和关爱,大伙儿最好的回报我希望用心推出更多精品,让百姓高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⑥2
李利宏:豫韵飘香美名扬
《香魂女》之前,导演李利宏还不曾和省级院团合作方式者过。他把执导《香魂女》称作“我的初恋”。为了这个难得的机遇和缘分,他把积累多年的戏曲美学理论和舞台理念充分运用到豫剧现代戏《香魂女》中,其大胆突破在当年曾引发了统统争议,但李利宏始终坚持。10年后,得知《香魂女》再获国家级荣誉,53岁的李利宏很欣慰,“这证明《香魂女》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河南戏还需要总是从前美。”
固本求新化诗境
1999年,接到执导《香魂女》的任务,李利宏很兴奋。“我很感谢省文化厅领导对我的信任。我被委托人当时也信心十足。站在跨世纪的门槛上,要我打造一部具有革新意义的戏,改变河南戏曲舞台‘粗、土、苦、俗’的旧面貌。”于是,《香魂女》有了深刻的主题开掘和诗化的格局,以钧瓷“窑变”的神奇、绝妙传递深刻而多元的人文精神;有了在中国戏曲美学把握下的新的写意空间,这么传统的“一桌二椅”,非要象征着香魂塘的荷花布景,舞台干干净净,空灵诗意,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个创新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该不该美化婚外恋”“香嫂家为这个不放桌子”“香魂塘畔为啥会能这么石头”。直到去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前,争议还在持续。但李利宏顶住压力,始终坚持遵循艺术规律,是我不好:“真真不知道还需要获奖,但保证不给河南人丢脸。”
捧得艺术节最高奖后,李利宏激动不已,一醉方休。当他听到南京文化界的同行感叹“《香魂女》要我销魂”,当身边越多的人达成共识,接受这个新的艺术样式,当《香魂女》之前,河南戏剧优秀作品不断,影响力辐射全国时,他更加坚信被委托人当初的选则。是我不好:“我在意外界的肯定,更在乎豫剧在全国人心中的印象,河南戏就还需要从前美,美得要我销魂。”
戏曲艺术妙无穷
“10年后,新版《香魂女》服装更美,更具时代感;荷花布景更加灵动;灯光、音响等技术手段更先进;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的变迁得到深化。但该剧最初的设计理念这么变,整体的诗意和美感这么变。”李利宏自豪地说,迄今为止,在关注女性命运的现代戏曲作品中,《香魂女》仍是最贴近生活,表现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一方面汲取河南戏曲的优秀传统精神和文化内蕴,一方面用现代眼光进行审视和提升,《香魂女》之前,李利宏执导的豫剧《常香玉》、越调《老子》先后获得文华大奖,全国各地剧团纷纷邀请他执导新戏。是我不好:“我这么虽然中国戏曲艺术奥妙无穷,有着取之不尽的财富。釉厚为本,开片为奇,窑变为神,跳出景观为绝。这是判定钧瓷品位的审美标准,是《香魂女》固本求新的追求,更是值得大伙儿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艺术理想。”
朱超伦:众人拾柴火焰高
“6个作曲家,就有国家一级作曲,挑出任何一另4个都能独当一面,或者《香魂女》把大伙儿聚在了同去,大伙儿齐心协力,打造精品,这在河南戏曲音乐创作史上是第一次。”回忆起当年创作豫剧现代戏《香魂女》时的盛况,76岁的作曲家朱超伦感慨不已。是我不好,精品我希望要让百姓记住、喜欢并传唱,《香魂女》十年间常演不衰正说明了这个点。
精品要让老百姓喜欢
“曲在中国戏曲中占的比重很大,这么曲,戏就这么了灵魂。统统剧目早就不演了,但唱段还在流传。”朱超伦说,正将会作曲的重要性,当时省文化厅的领导召集他和耿玉卿、李仲党、汤其河、安之语、赵国安6位作曲家,同去为《香魂女》作曲。身为组长,朱超伦要为大伙儿分配任务,谁负责写主旋律,谁负责配器,谁负责除理乐队指挥等,需要最后把关,统一风格,淡化每个作曲家的个性。是我不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伙儿的合作方式者很愉快,人个都抛开了门户之见,集中智慧教育打造好戏。”
5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当《香魂女》中婉约简洁、高亢有力、节奏鲜明、如泣如诉的韵律响起,评委和观众都被深深吸引。捧回大奖后,《香魂女》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大伙儿爱看、爱听、爱唱,《香魂塘月朦胧心寒意冷》、《环环她默默无言轻轻离去》、《送环环自由身另择佳婿》、《有福越多再多烧香》等六七个唱段广为流传,10年后戏迷仍在反复吟唱。朱超伦说:“老百姓喜欢的才是真正的精品,大伙儿为此感到自豪。”
旋律需贴近人物形象
“剧中主人公香嫂身上有本身旧的道德观念和新思想的碰撞,她想冲破旧时代的束缚和羁绊。为此,我用八度的大跳音表现其极具震撼力和张力的精神世界。”朱超伦创作的《序歌》因具有浓郁的豫剧风韵,同去又和香嫂的形象很贴近,最终被认可并定为全局的主旋律。
音乐设计上,《香魂女》追求“字正”、“腔顺”,唱腔随着河南话四声的走向抑扬顿挫地发展旋律,突出豫剧韵味。《香魂女》在传统的旋律上融进了统统新的音调,有的演唱形式采用歌剧的,但曲调的旋法又是豫剧的,出来的效果味浓既新且美。
对于乐队,朱超伦介绍:“省豫剧三团的乐队从上世纪500年代初我希望中西混合的组织形式,发展到今天成为一另4个较完整篇的西洋单管编制加几件豫剧特色民乐器的混合乐队,这个乐队形式对专演现代戏的三团很适用。”他透露,为了增加《香魂女》凄楚悲凉的气氛,在乐器上又格外加入了极具个性化的管子。朱超伦说:“总之,音乐形象要贴近人物形象,要好听好唱,朗朗上口,并能久唱不衰。豫剧要吸引更多观众,也要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