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的抗战时期

 2023-12-25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艺人们行艺艰难,“一拨儿去西安,一拨儿上北山,走不动的就地演”(民谚)。杨登云、孙广盛、彭福魁、王存才、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筱兰香、王秀兰等在西安国民党统治区组织了唐风社、虞风社、晋风社进入剧场演出;张金榜、宋友梅、曹福海、张庆奎、牛俊杰

抗日战争时期,艺人们行艺艰难,“一拨儿去西安,一拨儿上北山,走不动的就地演”(民谚)。杨登云、孙广盛、彭福魁、王存才、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筱兰香、王秀兰等在西安国民党统治区组织了唐风社、虞风社、晋风社进入剧场演出;张金榜、宋友梅、曹福海、张庆奎、牛俊杰、郭德有等在吕梁山国民党统治区组成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文化宣传第一、二、五队,纳入阎锡山军政组织活动;一些艺人则在沦陷区挣扎糊口。此外,在太岳抗日根据地有解放剧社和太中蒲剧团,在革命圣地延安则有南区合作社蒲剧团。所有这些表演团体,除主要演出传统戏以外,大都兼演一些新编历史剧和配合时事的现代戏。例如革命根据地的蒲剧团便都排演过墨遗萍在延安创作的《正气图》、《胜败图》及马健翎编剧的《血泪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3551.html

上一篇:蒲剧旦行介绍
下一篇:蒲剧的清末
标签:蒲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95秒, 内存占用324.94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