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新中国成立后

 2023-12-25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蒲州梆子重振雄风,不仅在晋南各县建立了三十多个专业剧团,五十的代初,太原市也成立了蒲剧学社并从西安接回了王秀兰等一批艺人组成大众蒲剧团,后移归晋南地区改建为晋南蒲剧院。河南省灵宝、卢氏、陕县、陕西省延安、子丹、安塞,甘肃省定西地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蒲州梆子重振雄风,不仅在晋南各县建立了三十多个专业剧团,五十的代初,太原市也成立了蒲剧学社并从西安接回了王秀兰等一批艺人组成大众蒲剧团,后移归晋南地区改建为晋南蒲剧院。河南省灵宝、卢氏、陕县、陕西省延安、子丹、安塞,甘肃省定西地区等也都有专业剧团。省内外剧团总数达四十多个,从业人员三千多名。

1950年以后,远适西安的名老艺人相继返回晋南,成为蒲州梆子的代表人物,特别是晋南蒲剧院涌现了阎适春、张庆奎、王秀兰、杨虎山、筱月来等五大名演员,艺术方面有了超越前人的发展:王秀兰的《烤火》、《杀狗》、《表花》,阎逢春的《跑城》、《杀驿》,杨虎山的《吃草》,张庆奎的《观阵》,筱月来的《白龙关》,田郁文的《杀狗》、《送女》等等,都有人所不及的绝活儿,常使省内外观众叹为观止。唱腔则由于不少名家长期与西安乱弹接触甚至兼演之,使蒲剧唱腔有了一些秦腔韵味。伴随五大名演员成长的是长期与他们合作、为他们服务的一批编、导、音、美创作人员,对蒲剧艺术的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几位艺术资料的建设者对蒲剧各种资料的积累与整理,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创作人员通力合作,先后整理改编了《薛刚反唐》、《意中缘》、《燕燕》、《窦娥冤》、(已摄成影片)、《三家店》、《麟骨床》、《赵氏孤儿》等传统剧目,创作了《白沟河》、《港口驿》等新编古代戏和《结亲记》、《蛟河浪》、《向阳坡》等现代戏,在省内外均有较大影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qzhishi/153554.html

上一篇:蒲剧的脸谱
标签:蒲剧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267秒, 内存占用325.91 K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