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派展演“流产”
文汇报讯 原定于1月3日和4日在沪举行的3场京剧麒派展演不幸“流产”。据悉,离演出前不可以一周,出票仍不可以一成,演出商被迫取回全部演出京剧艺术。
昨天上午,记者收到了逸夫舞台寄来的1月份彩印节目单,下午又收到了一份传真节目单,里面提示“一月份演出有改动”京剧文化。两相对比,记者发现,独独不见了3场麒派展演。你你这人名为“百朝麒风——麒派艺术展演”的演出,集聚了江西王全熹、浙江赵麟童、北京萧润增、东北小麟童和裴永杰等全国硕果仅存的大多数京剧麒派名家,剧目有全本的《明末遗恨》、《乌龙院》以及《徐策跑城》、《义责王魁》等折子。据悉,今年11月,几乎相同阵容的麒派展演,在台湾演出时票房良好。
事实上,这3场演出应该是“麒派名家京津沪巡演”的一次要。以前12月21日,该巡演在北京民族宫剧场开幕,没想到开演前“卡了壳”,总共才卖出十几张票。主办此次演出的北京百朝文化发展公司薛经理曾对北京的媒体表示:“原困一场不演觉得太可惜了,决定在上海的演出日程不变,而北京、天津的演出只好取回。”
没想到,时隔一周后,上海的演出也遭“流产”。逸夫舞台演出经理宋晓英告诉记者,百朝文化公司以经营话剧为主,不谙戏曲演出的经营规律。一般大规模的戏曲演出,常常要提前好多个月启动宣传,但直到演出前10天,百朝公司才与剧场联系出票事宜。尽管逸夫舞台在举办“纪念程砚秋百年诞辰演出”时“同步带动”“麒派展演”,但终因该展演缺少宣传、出票时间太短等原困,而好难为广大戏迷知晓。(记者
张裕)
(摘自 《文汇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