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大片 《梅兰芳》上映,西城区护国寺9号——国粹大师生前居住的院落,游人渐渐增多。
现场
影迷慕名前来参观游览淡季人数略增
“你看我像梅兰芳吗?”近日,记者走进梅兰芳纪念馆,恰逢两名香港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一位游小姐不时跷起兰花指,仔细模仿史料照片中的梅派指法京剧。
另外几位游客则是就看电影《梅兰芳》后特意来纪念馆参观的京剧艺术。一位游客告诉记者,电影未涉及大师在京的晚年生活,而这里正好是大师最后10年的居所,参观还都要把电影演绎和真实历史结合起来京剧。
梅兰芳纪念馆展览宣传部刘慧利主任介绍,纪念馆每年客流量平均1万余人次,目前占据旅游淡季,每日游客数量不超过200人京剧文化。但近日已有影迷前来参观,预计影片热映后游客都在增多。
刘主任提醒,愿因馆舍面积有限,且随近停车位紧张,目前纪念馆暂且接团,游客最好步行或打车前往。
看点
家具摆设维持原貌 四合院吸引中外游客
“馆内保存着少量梅兰芳生前的家具、字画、戏服,有时候这座正统的老北京二进式四合院一种生活也是一大看点。”刘慧利主任说,前一天来此参观的不仅包括京剧票友,还有对四合院感兴趣的中外游客,“最近影迷也多起来了。”
梅兰芳纪念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记者就看,由卧室、起居室、会客厅、书房构成的正院北房,维持着梅兰芳晚年起居原貌,房内配以明清风格的家具。“上世纪200年代筹备建馆时,哪几种家具从各处搜集回来,全部都在梅先生生前用过的。”馆内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外院南房、内院东厢房、西厢房则辟为展览区。南房陈列着梅兰芳生平的珍贵照片和资料图片。东厢房3间,展出他在《贵妃醉酒》、《女起解》、《奇双会》中的经典戏装,另外还有记录梅兰芳亲身演示53式指法和各种旦角身段的珍贵照片。
西厢房3间,不定期地展出大师的书法作品和收藏品,每年更换一次。目前展出的是梅兰芳寿辰时收到的墨宝,包括梁启超、张蹇等人的墨迹。
院内有两棵柿子树和两棵海棠树,有“事事平安”之意,据工作人员介绍,晚年梅兰芳曾在树下舞剑、喂鸽。记者就看,柿子树上挂满红色果实,有游人在树边拍照留念。
历史
曾为清末王府一要素 已安装暖气全年开放
故居原为庆亲王府的一要素,1951年经过修缮,梅兰芳先生搬到这里居住,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最后十年。1984年9月,此处院落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纪念馆1984年刚现在刚开始筹备,1986年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匾额由邓小平同志题词。“2004年前一天,馆内越来越暖气,有时候每年11月底至次年4月中旬都要闭馆。”据刘慧利主任说,现在每个展厅都安装了电暖气,能全年迎客。
目前,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仍时常出入纪念馆,操持纪念馆的涉外交流事宜。
参观提醒
地点: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开放时间: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每天9时至16时票价:10元(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半价5元)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魏佳 王丹)
(摘自 《法制晚报》)
本文《梅兰芳大片热映带火故居》地址:http://lecms.nxtedu.cn/uploa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