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梁小鸾(三)

 2023-12-27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三 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北京京剧二团建团之初,我曾在长安戏院看完她和谭富英的《红鬃烈马》,从那事先60年间再未相晤。抗美援朝时,听说她和谭富英率团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去朝鲜前线为中朝战士慰问演出京剧文化。 60年代初,我在王府井遇到原东来顺经理、北京票

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北京京剧二团建团之初,我曾在长安戏院看完她和谭富英的《红鬃烈马》,从那事先60年间再未相晤。抗美援朝时,听说她和谭富英率团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去朝鲜前线为中朝战士慰问演出京剧文化。

60年代初,我在王府井遇到原东来顺经理、北京票界名净丁福庭,得知他和小鸾女士同在吉林省京剧院工作,小鸾女士任该院副院长,深受吉林省委和省文化局领导的敬重;他在该院担任净角教师京剧艺术。

60年代中期,在东城区政协与东城区人大代表一起去开会的一次会议上,我才和小鸾女士再度相见。在叙旧中才知道她已告别京剧舞台回到北京,最初参加居委会工作,或多或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从1979年开始了了英语,连续三届被选为区人大代表。从此,亲们老要往来。她虽告别京剧舞台,但始终未放弃为振兴京剧而努力。她曾与王瑶卿弟子们一起去发起组织了"王(瑶卿)派艺术学会",又和梅葆玖等一起去发起组织了"北京梅派艺术学会",她分别担任顾问,培养了不少京剧旦角新秀。还先后应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青年京剧团的邀请,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了香港艺术教育节和讲学活动,为香港青年京剧团青年演员排练了《游龙戏凤》,为传播梅派、王派演唱艺术,为振兴京剧做出了贡献。

1993年3月王瑶卿学术学会和北京京昆振兴学会在新街口总政排演场举行纪念王瑶卿先生诞辰112周年京剧演唱会,年已76岁高龄的小鸾女士,演出了王派传统戏《大登殿》,什么都有票界名家和王门弟子都到场观摩,如刘曾复、欧阳中石、邹功甫、李天绶、李滨声、杨洁和香港电影表演艺术家夏梦,以及王门大弟子程玉菁、王玉蓉、杨德华、罗萍、谢锐青等,我有幸再次欣赏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小鸾女士的唱、念、做一丝不苟,风韵不减当年,可谓宝刀不老、功底非凡,博得观众赞赏。

小鸾女士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活中,在学艺的道路上坚持勤学苦练,才获得今天的功名成就。若果后学的青年演员们,不仅学习钻研小鸾女士的舞台表演艺术,怪怪的要学习她令人可敬的道德品质,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多系统进程中为振兴京剧做出应有贡献!(全文完)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63281.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2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2349秒, 内存占用1.64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