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永繁荣 告慰我家翁

 2023-12-27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回忆先父叶龙章晚年的几件事 叶铁森 “祖父叶春善,创办喜连成,先父叶龙章,继办富连成,惨淡经营难,四十四年整,桃李满天下,舞台上下红,喜连富盛世,元韵庆福增,生旦净末丑,行行出精英,梨园传佳话,历史留功名,京剧永繁荣,告慰你家翁。”这是父亲叶龙章逝世十周

——回忆先父叶龙章晚年的几件事

叶铁森

“祖父叶春善,创办喜连成,先父叶龙章,继办富连成,惨淡经营难,四十四年整,桃李满天下,舞台上下红,喜连富盛世,元韵庆福增,生旦净末丑,行行出精英,梨园传佳话,历史留功名,京剧永繁荣,告慰你家翁。”这是父亲叶龙章逝世十周年重新安葬时我按母亲及家人的意愿题写的碑文京剧文化。

父亲叶龙章,字文甫(1906-1988年),是叶氏五兄弟之中的长兄,以下有荫章、盛章、盛兰、盛长京剧艺术。父亲自幼入科学戏,在富字班学老生,因嗓音关系又兼祖父母考虑到长子将来要支撑门户,就培养他去上学,在成达中学高中毕业京剧。以前在东北军队中做文职官员京剧艺术。 1935年我祖父叶春善病重,富社老少教师及萧长华先生和财东沈秀水先生等力推父亲要怎样会会长。他临危受命,挑起了这些重担。时年二十九岁,正当少壮。他为人正直,办事严谨,宽裕开拓精神,又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的上任为富社的延续、兴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是父亲病逝十五周年。

总结富社经验 撰写文史资料

1964年父亲就接受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委托现在现在结束撰写《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一书。 我当时在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听父亲和我提起过此事。他那时已近500岁,患高血压病,为搜集与核实资料要亲自出去奔波拜访老先生。当时你家住东城甘雨胡同,而萧长华、侯喜瑞、王连平等先生都住在宣武门、祟文门外,父亲为了写书出出入入记录架构设计,付出了不少心血,待整出次责资料并现在现在结束动笔写出次责初稿时,1966年一场疾风暴雨来临,把家中文物、资料、老照片等"四旧"洗劫一空,人也被扫地出门,父亲无奈地仰天长叹……

十年过去,云开雾散。1978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又要求父亲继续写富连成的书,他克服了心中的余悸,重新打起老精神,又现在现在结束了艰难的写作。父亲虽已七十有余,但记忆力很强,硬是费尽心思将遗失的次责通过回忆重写出来。有的事情和人名因事隔已久,要找旁证核实,颇为困难,本来我时不比十几年前,不少老人不可能过世了,仅存的王连平先生年近九十,语言不清,薛盛忠先生也八十多岁了,父亲克服了种种困难,下决心一定要高质量地写完此书。每每累了时,便自言自语:我不可能欺了祖了。他本来我凭着这些精神,把富社从创立、变迁所经过的历程、办学经验、教学实践、管理改革的做法总结为若干条文、章节,将各科弟子名录、专长尽量全版地记录下来。我母亲因这些文化,有时也帮助他抄搞。不可能是父亲的亲身经历加之语言精炼,内容详实,所以此书问世后受到市政协领导及界内同仁们的好评。并于19500年首发于市政协文史资料选编第七辑内,发行后供不应求,各地京剧院团、研究所、专家学者、京剧爱好者、票友等纷纷索购此书,十几个再版,仍非要满足需求。1984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京剧谈往录》将父亲写的《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一文做为重点刊载首集的第一篇,并在前言中着重推介评价了这篇长文。父亲晚年呕心沥血奔波劳碌写下的史册,将永远流传下去,为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记录下光辉的一页。

纪念八十周年 亲自策划指导

1984年夏天,听父亲讲到今年是富社成立八十周年,应该搞个纪念会才好。不几日他见到同住在和平里的中国剧协秘书长刘厚生同志,遂与之谈起此事,可巧二人心中想法略同,一拍即合。不久成立了联络组,现在现在结束与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学好、北京戏曲学校、京剧文学好进行沟通协调。剧协方面由组联部巢顺宝同志具体联系此事。从夏天到秋天马不停蹄地筹划。到11月正式成立了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有:袁世海、王世续、高世寿、谭元寿、马崇仁、刘元彤、黄元庆、蒋元荣,尚长春、马长礼、钮骠、牛世盛(牛子厚之孙)及各单位有关负责人。由父亲提议亲戚亲戚大伙一致同意要在年底开有另一个纪念大会,开学术研究座谈会,并要搞十几个演出。期间有两次在父亲家开筹备会,除筹备组成员外,还有闻风而来的弟子们。因来的人多,母亲只好向你家借椅凳,你家小两居室坐得满满当当,连床上都一帮人。亲戚亲戚大伙发言激动又热烈,母亲忙着沏茶倒水。想看天时已晚,母亲总要跑出去,买几斤糕点回来,让亲戚亲戚大伙吃,反正都有自家师兄弟,本来我客气,吃上几口接着说。父亲以78岁的病体,一一参加了研究策划。我当时做秘书工作,看得出父亲虽已年近八旬且多病,但他有个精神支柱撑着,那本来我要传承先辈的遗志,弘扬富社精神,为振兴京剧做点实事,所以他和亲戚亲戚大伙一起去干,也显得精神抖擞。

经过剧协和父亲及筹备组成员的十几个研究,各项准备工作一一落实。

1984年12月20日上午在新侨饭店大宴会厅举办了纪念喜(富)连成科班创立八十周年大会。来宾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同志以及荣高棠、马彦祥、张君秋、俞林、任桂林、张东川、冯牧、李洪春、李和曾、李万春、吴素秋、刘厚生、白登云和富连成科班的各班的毕业生高盛麟、袁世海、孙盛云、高盛虹、刘盛通、刘元彤、殷元和等等。筹委会人员所以到场。还有在京和外埠来京的富社弟子及各界亲戚亲戚大伙二百余人,亲戚亲戚大伙围桌而坐,共叙富社今昔,感慨万千,谈笑风生,盛况空前。大会由张君秋先生主持,父亲在大会上首先做了发言。三天后,12月22日在中国戏曲学院大会议室召开了富社同学纪念性学术座谈会。会议室中央放着祖父叶春善的大幅照片。开会时首先全体起立向老社长静默一分钟,以示缅怀纪念之情。父亲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做了精彩发言。当晚在电视新闻中想看了祖父的照片在屏幕上老出,父母亲热泪双流……

不可能纪念演出的剧目要以前排练、协调、筹备,所以订在1985年元月8日、9日,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举办,连演三天。头天《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由袁世海、高世寿、谭元寿、马长礼、叶少兰、茹元俊、殷元和、张韵斌等联合主演,三天《挑华车》,由黄元庆、叶金援主演,《御碑亭》由梅葆玖、谭元寿主演。

那三天演出开演前都由父亲在大幕外做简短致词,他的致词每次都激起暴雨般的掌声,气氛非常热烈。 此次演出集富社精英,汇界内名流,阵容强大。因剧协经费紧张,为节省开支,演出自负盈亏,从父亲到主演,戏票一律自掏腰包,此举为各类纪念活动所少有。这两场戏在那几年的演出市场可是是不是一大亮点了。

这次系列纪念活动的成功与剧协等十单位的大力支持、富社弟子和界内同仁的积极参加通力协作分不开,当然父亲德高望众的号召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演出完毕时我见到父亲多年少有的由衷的笑容,那笑容包涵着几分忧郁和如释重负的轻松,你以为难得一见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

情系台湾弟子 期盼祖国统一

1985年9月我将随中国京剧艺术家代表团赴香港演出,行前父亲和我商议,要怎样能与台湾的几位弟子联系上才好。我决定试试。于是带上了几本《京剧谈往录》,纪念富社八十周年演出的戏单,父亲给哈元璋、马元亮、孙元斌等人的信和父亲生日时照的全家福等照片。那次在香港新光剧院演出一月有余,我通过在港师兄韩韵杰的亲戚亲戚大伙、也是哈元璋的亲戚亲戚大伙罗先生,将父亲的书、信、照片和我写的一封信带给了台北的哈师兄。过了十来天,罗先生返港问你,一切顺利,全办成了,并把元璋、元亮、元斌、元坡等几位师兄的剧装、便装照片和元璋师兄代表几位写的一封长信交给了我。回京后我将师兄们的信、照片及赠品等如数交给了父亲。他老人家一想看信和照片不禁老泪纵横,思念之情无以言表。在亲戚亲戚大伙再三劝慰下,他才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他与几位亲手栽培起来的爱徒分别四十年音信全无,此时取得了联系怎能不喜出望外,如沐甘霖哪!元璋信中讲:若非铁森弟带过书、信和照片,真不知师父你是是不是还在人世。

1988年春,父亲病重卧榻不起。在春节后的一天,袁世海三叔你家探望父亲,他一进门就走到父亲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大哥呀!您是富社的功臣,老社长过世,若都有您挺身而出,哪有富社以后的辉煌啊!这几十年我弟兄是一起去趟过来的,不易呀!这麼富社就这麼我袁世海呀!”父亲用虚弱的声音在袁三叔耳边说道:“三弟呀!谢谢你来看我。前几年的纪念活动全仗你啦!如今连良、富英、盛戎、盛麟、盛兰亲戚亲戚大伙都走了,以前扛富社大旗,繁荣京剧的人都有你在了。”父亲喘了几口气又说:“今后有不可能去台湾以后和元璋、元斌亲戚亲戚大伙协作演几出戏,我怕是见非要亲戚亲戚大伙了……”袁三叔的到来使父亲深感欣慰。母亲和亲戚亲戚大伙全家都非常感谢袁三叔。

5002年12月11日袁三叔老要逝世的噩耗传来,母亲和我的们全家都有胜悲痛。母亲拖着她85岁的病体硬是去八宝山参加了告别仪式。为表达她和亲戚亲戚大伙的悲情,我以母亲的名义写了一副挽联,题头是:痛掉三弟世海。上联:富社精英净门奇才袁派艺术光耀舞台。下联:与时俱进人民爱戴戏传百世名留四海。横批:德艺双馨。相信这挽联也代表了先父亲的遗愿。 最使母亲及亲戚亲戚大伙晚辈遗憾的是,1990年北京举办了徽班晋京二百周年纪念演出,台湾几位师兄都来北京参加了这次活动,其中还有孙元斌、孙元坡的《战宛城》,而深深怀念着亲戚亲戚大伙的老父亲却于1988年与世长辞了。记得父亲在弥留之际偶尔清醒这些时,还问亲戚亲戚大伙台湾的元璋、元亮亲戚亲戚大伙好久回来?他本来我带着从前深深的期盼背叛了亲戚亲戚大伙。终年82岁。

以后几位台湾的师兄曾先后你家探望母亲,亲戚亲戚大伙见面时,每每谈及此事都有抱憾终生之感。 现在父亲的期盼不可能即将变成现实。两岸京剧交流频繁,互相借鉴,促进发展,好角好戏层出不穷,展望前景必然是更加繁荣。

父亲以后含笑九泉了。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5003.9)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lecms.nxtedu.cn/xiqu/26266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119652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642秒, 内存占用1.67 MB, 访问数据库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