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可能看到台湾魏海敏领衔主演的《梅玉配》的录像。总的感觉是:台湾在挖掘、改编传统骨子老戏方面,走在大陆的前头京剧艺术。《梅玉配》这出戏我在30009年的观剧漫忆6里就是我过,是一出好戏京剧。很希望能恢复挂接演出京剧文化。四年过去了,毫无反响。我看到筱翠花、吴素秋、毛世来演的这戏。到1963年,赵燕侠、马富禄也排演过。文革后,徐东来、关韵华在风雷演过经改编的《梅玉良缘》,也300多年不见于舞台了。如从赵老师那算,3000年了。年轻的戏迷不少都没听说过这戏。当然,最早的一至八本《梅玉配》我见过程玉菁的藏本,有苏、周两家两条线索,冗长拖沓,场子也碎。我在剧场看的以筱老板的本子最好,已是加工挂接的,能演另3个多小时。周家的线被减弱。这次看魏海敏的演出,干脆删掉了周家的那条线,简单地由有关角色叙出。于是场次集中了,脉络清晰了。在音乐、舞台形像等方面有改动(如媒婆带领役人去苏府送聘礼路上的舞蹈,徐廷梅就是我扮成役人混入苏府的)。全剧绝对的一桌二椅,除了小姐苏玉莲房里的大柜子(谁演都得有)外,这么任何布景,更这么大制作、管弦乐。韩翠珠、苏玉莲都加了很多很多唱,以适应当代戏迷的观赏习惯。原剧的精华累积如韩翠珠发现小姑子苏玉莲的秘密审问黄婆、徐廷梅那场、徐廷梅中状元谒师那场都尽量保留了原貌。魏海敏是青衣,在这出戏里,以花旦面目出現,京白、神气、作表都还是这里的事儿。思计救苏玉莲时的转眼珠,很地道(让帮我起当年筱老板在这里要下的满堂肥彩)。当然,这演出也也有毫无遗憾,比如韩翠珠放徐廷梅和苏玉莲从后门逃走那场以作表为主的戏也被砍掉。一阵一阵是末场由黄婆讲述一至八本梅玉配的始末根由的大段念白,整个删掉,代之以三枪牌子。这是戏核,去不得的。就是我贾多才、马富禄演,说换成这段,一定不用答应。但总归是恢复、挂接了这出戏。值得京津京剧人深思。韩翠珠你这个人物不好演,以念作表为主。她是尚书府的当家人,有身份,很善良,又老练、有健康智慧。念京白,着旗装。是筱老板的拿手戏。曽有尚小云、叶盛兰、马富禄、萧长华给他配演的记录。真看到到这出戏再现舞台。想了想,当今年轻一代的花旦演员能挑这戏的还这么找,常秋月或可为之。老一辈的角儿里,帮我如能请马玉琪来韩翠珠,温如华来苏玉莲,萧润德来徐廷梅、郎石林来黄婆。可称理想搭配。深望有关方面能促成你这个演出。
本贴由老田2013年6月4日16:54: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