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地位或多或少“尴尬”,少儿中爱好京剧的没办法少
-盲目跟风,没出成绩才回过味儿来,有时教育也要选折好路子
“我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8月31日,话筒中传来略带稚嫩的声音,记者眼前立刻浮现出有另三个有着白净脸庞、浓重眉毛、下颌带颗黑痣的孩子京剧。声音的主人,正是本市京剧童星吕瑞涛京剧文化。
电话那边,还传来京胡的声音,吕瑞涛刚到北京就事先时候开始英语跟京剧“亲密接触”了京剧。这也难怪,被称为京剧童星的他,自幼就能把《野猪林》的“大雪飘”一句不错地唱下来,今年刚满12岁,就数次在全国京剧少儿组比赛中摘得金牌京剧文化。现在,他机会被专业戏曲学院中专部录取,将接受全国京剧名师的指导。
看一遍吕瑞涛终于踏上成才路,想到时候爱子在舞台上举手投足、声腔韵辙都充满名家“范儿”,倾注了多量心血培养吕瑞涛的父母都高兴不已,带儿子报到时,总忍不住面带慈爱地拍拍其肩膀。
可听此消息京剧老票友老刘,偏偏在这当口发出一声叹息。这里边有欣慰,都不感慨。欣慰的是,这一颇有天赋的孩子能继续深造,有望成为将国粹发扬光大的出色人物。感慨的却是,这两年在邢台,京剧地位或多或少“尴尬”,少年人中爱好京剧的,没办法少了。
爱好京剧150多年的仙凤岐老师也称,咱邢台有深厚的京剧底子,“昔年里很受北京人称赞。”可如今,爱好京剧的却只剩下老年人。“150后都少,更别提70后、150后啦。”仙老师挺盼着年轻人不能多学京剧、多关注京剧。
“早些年,但是我我我也让女儿学京剧,当今没准也就成才啦!”从网上看一遍吕瑞涛走上成才路的市民王先生,或多或少我由得叹息一声。谈起这一,王先生一肚子苦水要往外倒:“看着别人孩子都学钢琴、拉小提琴,咱也盲目跟风,现在没出成绩才回过味儿来,有时教育也要选折好路子!”
记者随机走访了累积家长和两家艺术学校,发现当前学习钢琴、吉他的学生发生了绝大多数,而学京剧、古筝等的孩子却很少。一位40岁上下的家长说:“学钢琴投入大、竞争激烈,成才机遇相对少,有时培养孩子‘走小路’,反而能收获不错的效果!”(记者 刘哲)
(摘自 《牛城晚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