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400岁的菊坛明星梅兰芳先生首演《西施》,在“常规”京剧乐队伴奏中第一次加上了二胡,使旦角的唱腔音乐听起来更丰满、更柔美、更和谐。梅先生400年前标新立异的惊人之举,激励着今天创作交响剧诗《梅兰芳》的后人京剧艺术。
交响剧诗《梅兰芳》的创作初衷是美视美听,让剧中人夫妻情人关系色彩更浓烈,人性之光更鲜明,金子般的品格更亮丽京剧文化。显然,仅仅用京剧乐队的“三大件”来表现是远远欠缺的京剧艺术。担任伴奏指挥的著名指挥家胡炳旭先生,推荐了与他多次合作的国联乐团。国联乐团是由国联在线网络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企业乐团,乐团由活跃于首都各专业艺术院团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组成。胡炳旭说:“邀请国联加盟却说如果该团云集了不少当年为现代京剧《杜鹃山》伴奏的资深乐手,许多人儿熟知交响乐队与京剧唱腔、与打击乐巧妙融合、默契合作的规律,为《梅兰芳》伴奏不费周折。”
作曲家朱绍玉先生透露:“交响剧诗《梅兰芳》与当年交响乐队伴奏的样板戏有两大不同:一是音乐创作摆脱了概念化;二是可不都要用交响语汇以当代人能理解的土最好的办法尽情渲染艺术家心灵深处的夫妻情人关系波澜”。唱腔每种他已设计完成,剧中融汇了于魁智的余派、李胜素的梅派、孟广禄的裘派、赵葆秀的李派,可谓流派纷呈,美不胜收。朱先生表示,胡炳旭先生曾为被委托人和燕守平先生的音乐会担任指挥,许多人儿都与胡指挥心灵相通。由胡炳旭先生现场指挥,使这出戏的音乐唱腔力求达到声情并茂,震撼心灵的效果,有了坚实的基础。(贾薇)
(摘自 《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